驻保定府的清代直隶省各级衙门综述

来源:
艺网资讯
发布时间:
2022-10-19 21:35:07
分享至:

摘要: 《直隶总督与保定古城》之七 驻保定府的清代直隶省各级衙门综述

《直隶总督与保定古城》之七 驻保定府的清代直隶省各级衙门综述
原创 吴蔚 杨蕾
      纵观保定千年的历史,它出现、发展与政治、军事的变更密切相关。元、明两代定都北京,京畿南大门的作用日益凸显。至清代,统治者更是将保定的军事职能加以强化。《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重山西時,群川东汇,宣府、大同为之屏障,倒马、紫荆为之阻隘,联络表里,翊卫京师,城重地也”。清康熙八年(1669),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成为直隶省会,此后200余年,保定翻开了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老保定有句民谚,“三十六座庙,七十二座衙”,可见昔日保定以衙署、庙宇为代表的古建筑鳞次栉比的盛景。这些古建筑身上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是老保定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可如今它们在被渐渐遗忘,或残破不堪,或被现代建筑淹没难寻踪迹。

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位于古城保定市繁华地段,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自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正式迁此升堂办公,到1911年清帝逊位,这里一直是清代直隶省军政枢纽机关所在地,历经八帝182年的历史,显赫近两个世纪。那么,最早督建直隶总督署的直隶总督又是哪一位呢?

       直隶总督署前身可上溯到元朝,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顺天路(后改保定路)总管府治中(官名,秩正三品)周孟勘修建了衙署内的主体建筑──宣化堂,并请当时著名诗人,容城籍名士刘骃为之作《宣化堂记》,其中记载周孟勘“尝于时丰政暇之际,新其府之公堂,谓是堂者一道听政之所也,上之化由是而宣,乃大书其扁(匾)曰宣化”。这便是有关直隶总督署基址的最早渊源。而周孟勘的“新其府之公堂”,可以理解为新建,也可解释为修葺旧衙署,如果是后者,则宣化堂乃至总督署的建筑基址,其始建年代尚可提前。至元十二年(1275),顺天路改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宣化堂仍作为官府衙署。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北方后,改保定路为保定府,保定知府骆佥对原来以宣化堂为主体的衙署进行了扩建,“建厅堂、门庑、公廨、吏房、兵杖、军资等库二百余楹”。不仅使衙署占地面积大为增加,而且门庑厅堂一应俱备,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衙署。明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定鼎燕京,保定紧靠京师,地理位置日渐重要,统治者遂将大宁都指挥使司移至保定,选定了保定府署作为其衙署,至于府衙,则在原址以东约三十步另行修建。故元朝的宣化堂经过保定府署又变成了大宁都司署的二堂院,明《重修保定郡志》对此记载为:“宣化堂,大宁都司今后堂是也”。

      在清代,直隶总督的衙署曾三迁其地。入清以后,一度继续置大宁都司,衙署依旧。最初直隶总督衙署在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顺治十八年(1661)十月至康熙四年(1665),苗澄出任裁撤直鲁豫三省总督之后的第一任直隶总督,就在大名的总督衙署办公。康熙八年(1669)大宁都司奉旨裁撤,同时直隶巡抚自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开始成为直隶省的政治中心。城内的衙署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城西北隅的原参将署改为巡抚衙署,大宁都司署则改为参将署。原总督署在哪儿呢?清郭棻在康熙时所著《保定府郡城图说》,文中从古城保定大北门写起,从北而南,从东到西,将当时全城主要街道、衙署、庙宇等交代得很清楚。文中说,西大衢(即今西大街)“衢中北折,城隍庙街也,再中此折,贡院巷(即今市府前街)也。直西迤北(按:疑当是南),为总理钱谷道署,署之左为古金台书院,今不书院矣!南面为旌忠祠,杨忠愍公(即杨继盛)祠也。稍西而北折,复稍稍西,巡抚都察院(注:清代巡抚均兼兵部待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具有兵权和弹劾官吏权)在焉。昔建麾,今建牙者也,逼城之西北隅矣!”

       雍正二年(1724),出于政局需要,清政府将直隶巡抚改为直隶总督,同年十月二十九日(1724年12月14日),直隶巡抚李维钧升任直隶总督,仍驻节保定,原直隶巡抚署亦随之升格为总督衙署。此后历任总督均延用旧署办理公务,时间长达五年。

      随着清朝初期直隶总督逐步成为定制,总督衙署也应时而建。因总督旧署地处当时省城保定西北隅,原建筑低矮简陋,有碍观瞻,与直隶首省最高行政机构之品级颇不相称。雍正七年(1729)初,钦天监(清廷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的机构)监正明安图、户部主事管志宁奉使易州为西陵选址,雍正特谕他们道经保定,相度择定直隶总督署基址。二人经过认真勘察,认为城中的参将署(原大宁都司署)基址较好,遂选定其作为总督署的新址,奏请雍正获准之后,由怡亲王允祥(康熙第十三子,雍正胞弟)传谕当时的署理直督杨鲲“庀材鸠工,并发公帑”,在参将署原址上扩建为直隶总督衙署,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增建。杨鲲(生卒年不详),山西宁武人,其父杨光祖曾任江西南昌水师营游击,后在征讨三藩之乱时战死。杨鲲因难荫而为萌生,累官至云南曲寻镇、直隶正定镇总兵,雍正五年(1727)五月擢迁直隶古北口提督,十月,雍正帝在谕旨中称杨鲲“老诚历练,……办事公当,毫不瞻徇”,直隶其他各镇总兵皆少年新进,“著授杨鲲节制”。雍正七年正月二十七日(1729年2月24日)清廷命他由直隶古北口提督协办直督印务。督建直隶总督署的谕旨下达后,杨鲲于当年三月初四日(1729年4月1日)春暖花开时开始动工。同年六月初六(1729年7月1日)杨鲲被解职。当天,清廷任命左都御史唐执玉署理直隶总督。杨鲲协办直隶总督印务近六个月,用了三个月时间奉诏修缮直隶总督署新址,杨鲲成为最早在保定督建直隶总督署的直隶总督。

      唐执玉莅任后,正值督署工程繁忙紧张之时,他以带病之身,在处理繁杂的日常公务之外,将很大精力用于督造营建。因新署工程浩大,费时八个多月,直至十一月三十日(1730年1月11日)才告正式竣工。新直隶总督衙署修竣后,为了嘉奖唐执玉办理此事,同时为了奖励唐执玉对朝廷的尽心供职。为直隶政务恪尽职守,雍正八年(1730)正月,雍正赐唐执玉“福”字,在圆明园召见,并于二月赐给他御书“恪恭首牧”匾额,在雍正皇帝授匾不久,唐执玉被晋升为兵部尚书,其中包含对他办理此事的嘉许。

      工程完竣之后,直隶总督唐执玉遂将总督署衙迁入新址,正式在新建的总督署升堂办公,并立《新建保定总督公署碑记》于署中以记其事。碑文除去对雍正皇帝歌功颂德,表明臣子竭诚效忠的心迹之外,还将旧总督署的简陋状况、新总督署的建筑面积及格局作了说明,更重要的是,该碑文还对新建总督公署的原因、过程、时间以及对总督署建筑规模、各种设施、用途等都作了详细描述:(碑文附后)

       《新建保定总督公署碑记》

         唐执玉

       我皇上圣明天纵,励精图治,明目达聪,凡四海九州之内,吏治之得失,民生所愿欲,无一不廑,圣心宵旰,靡间百度振兴,凡城郭、川防、仓廒、道路,宜完旧以便事,经始以利民者,无一不周谘详度,立发帑金,次第修举。维保定督臣公署旧在城西北隅,湫隘庳陋,观瞻不肃。雍正七年,钦天监监正明图、户部主事管志宁奉使易州,特谕道经保定相度督署基址。当城之中得参将旧署,辩方而定植焉。

      寻奉怡贤亲王传谕,并署督臣杨鲲,庀材鸠工,并发公帑,作始于巳酉三月朔后三日,落成于十有一月望后八日。其东西之广度以丈四十有二,南北之深几倍焉。周垣崇闳,庭阶轩敞。自治事之堂,讌私之居,文武将吏岁时公宴之所,朝夕听事之厅以及合乐之轩,教射之圃,材官之次,众隶之舍,府、厩、斋、厨,细大毕具。

      工方讫,而臣执玉适蒙圣恩承乏于此,伏念我皇上鉴照寰宇,一日万机,以一督臣公署之不称,乃得上达宸聪,俯赐经画,俾得其宜,则当此任者,所以察吏之疵,求民之隐,以宣我皇上之政教者当何如?以一督臣公署之不称,而遣官相度,给发帑金,恢宏旧度,以安其居处,肃其观瞻,则居此地者,所以竭诚效忠,无事不敬,无时不勤,以称我皇上之德意者当何如?

      岂惟臣以匪才,叨冒恩遇,朝夕出入,触目警心,以自勖励哉!凡监司、郡守及二十有二州、百一十有七县之牧长,旅进于斯者,皆宜鼓舞懼磨,各张厥职,以自奋于清时也。欣逢旷典,宜勒丰碑,以垂永久。臣执玉乃祓濯宿斋而敬记焉。

      直隶定制长期设置总督并不是雍正的原来打算,他本拟在李维钧之后将总督一职裁撤而恢复巡抚旧制,只是后来客观形势发展才使他改变了初衷。但是在直隶长期实行总督制的决心之形成显然经过了一段过程,而修建新的总督署之前几年的状况,实际上反映出雍正对此事尚未拿定主意。直隶总督署衙的营建,从某种意义上可看做朝廷对雍正二年(1724)直督定制的重申和进一步落实,它是定制之后直隶总督行政进入新一阶段的象征。自唐执玉之后直至宣统三年(1911)止,一百八十二年中有六十六位直隶总督基本上都在此办公并居住,直隶全省的军民要政也基本由此发布。有人说“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其言并不为过。1988年1月13日直隶总督署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1月建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直隶布政使署

      保定市直隶总督署于1991年初辟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参观人员络绎不绝,对宣传保定提高保定的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殊不知当年直隶总督署的两大直属辅佐衙门——布政使署和按察使署的门前的办事官员也是车轿往来,威震一方,他们为了维护大清的皇权,疏通政令,赈灾安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对这两座衙门历史的概况有所了解,先将直隶布政使衙署简要地作一介绍,供参考。

      布政使之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藩司或藩台,其衙署称藩司署,主官为布政使,尊称“方伯”,从二品官,在清代各省地方宫中,其地位仅次于总督和巡抚。布政使的主要职责有二:其一是掌管全省的行政。这包括宣布朝廷的政令,督率各府、厅、州、县贯彻实施各项政令;管理省内府、厅以下属官,考核他们的政绩,呈报督抚并上达户部;每三年宾兴(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提调考核事,荐举贤能上达礼部;协同督抚参议全省各项政务。其二是掌管全省财赋,即负责全省财政收支,发给属官俸禄,征收赋税,每十年将全省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统计造册上报户部等。

      清代明确规定布政使为督抚的属官,一般没有直接向皇帝奏折的权力。清末各省《官制通则》也明文规定,布政使“受本管督抚节制,管理该省户口、疆理、财赋,考核该省地方官吏”。督抚虽无撤销布政使职务之权,但可在年终密考折内出具评语上达朝廷,作为朝廷实行奖惩的依据。

      布政使作为封建朝廷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从明代开始的。明洪武九年(1376)实行官制改革,各省设立三司,即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原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以后,全国设立13个布政使作为各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后来,由于朝廷陆续派出总督或巡抚到各地总领一方,布政使的职权逐渐减轻。

      清代各省专设总督、巡抚后,布政使便逐渐成为督抚的下属官员,专管一省的财政和民政。

      直隶地处京畿重地,清初不设布政使,仅设置口北道1人掌管财政收支,兼山西布政使衔。康熙八年(1669)增设直隶守道1人总理全省财政收支,至雍正二年(1724)直隶总督定制时才改直隶守道为直隶布政使。据统计,从雍正二年至宣统三年的187年中,担任直隶布政使的有102人,共108任次。由于布政使在地方官中的地位仅次于督抚,往往成为升任总督的候补人选。曾任直隶布政使的刘于义、方观承,周元理、杨景素、梁肯堂、秦承恩、颜检,裘行简、方受畴、屠之申、文煜、延雍、周馥、吴重熹、杨土骧、崔永安等16人后来都升任(包括署理、护理)了直隶总督。

      署内机构与属官各省大同小异,一般设有经历司,经历1人,秩正六品,掌管推勘刑名;都事1人,秩从七品,负责协助经历掌管出纳、文移诸事;照磨所,照磨1人,秩从八品,负责掌管考核复验下属官吏的案卷等事。唐、宋以来对官吏的考核复验称磨勘,照磨大概由此引申而来。库大使1人,秩正八品,掌管库藏帐籍。仓大使1人,秩从九品,专管稽检仓庾事。直隶布政使的属官从简,只有经历1人,理问1人,恒裕库大使1人,驻节保定府。此外,布政使有自己延聘的幕友和书吏等,随官聘任,人数不等。直隶布政使有一派出机构,即分守口北道,治所在宣化府。所辖北三厅是张家口厅、独石口厅、多伦诺尔厅。

      直隶布政使的衙署位于保定府西大街西段路北,东至操场营房,西至帅府胡同,南部为国民党军保定警备司令部,北至双财五道庙街路南,1981年改双彩街(有些街名现已没有了),占地约6万多平方米,比总督署面积大一倍。据元好问所撰《顺天府营建记》载,张柔于1227年由满城移驻保州(今保定),重建保州城时,其所建的元帅府就在此处。因此,该署西侧的胡同被命名为帅府胡同。后来该署曾先后作为元朝顺天路和保定路的治所。

      明朝以后,朝廷逐渐向各地派去巡抚,如正德十年(1515)设保定巡抚,以元朝保定路治所为巡抚行台署。崇祯年间在保定设总监军,也以为署。清朝康熙八年(1669),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同时设立直隶守道(也称直隶钱谷道),其衙署也定于此。雍正二年(1724)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改直隶守道为直隶布政使,仍以此为衙署。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时期,八国联军进占天津、北京后,攻保定。由于直隶布政使廷雍曾支持庇护过义和团,外国侵略军不仅执杀了廷雍,而且摧毁了布政使衙署。直到次年7月,周馥接任直隶布政使时,衙属依然是一种荒凉景象。周馥说:“时法国兵仍在省城未退,衙署颓败(指布政使署),无门窗板壁,仅存数柱椽瓦而已”。曾笑占一联云:“山有盗,野有匪,城有洋兵,何时是化日光天气象;库无银,档无册,房无书吏,全凭我空拳亦手指挥”。可见,经八国联军的洗劫,直隶布政使衙署已残破不堪。(《周怒慎公自定年谱》卷下)

      清末官制改革时,清政府为集中财权,命各省成立清理财政局,以布政使为总办,裁撤其他关涉财政的局所,重新规定各省财政事务统归藩司经管。以此,直隶的财政管理体制逐渐走向近代化。直隶的财政中心也逐渐由保定向天津转移。

      辛亥革命爆发后,1913年直隶省会迁往天津,原布政使署改为范阳道观察使署,次年改为保定道尹公署,统辖保定、正定二府和易州、定州、深州。1928年废保定道尹公署,部分建筑充作河北省立第二模范学校校舍。抗日战争时期,此地曾作为日军宪兵司令部驻所。1946年,国民党保定警备司令部和特务机关“肃奸委员会”曾在此处公办。其北部为国民党军第11战区司令兼河北省主席孙连仲的公馆。1948年11月保定解放后,这座衙署仍还有部分衙署的雏形。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成立后,河北省公安厅以此衙署为办公驻地。1958年省会再迁天津,此署一度为市委机关驻地;1968年市委机关迁出后,此署一部分为保定市武装部和郊区公安分局分驻,另一部分已改为市直机关家属宿舍。

       据华北电力大学老教授卢贺轩(卢从小在保定西大街居住,他祖辈在保定官府做事,抗日战争前,他曾在该衙署中走动)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回忆录中谈到:该衙署的大门前有照壁、辕门、旗杆等,很是气派。进入大门,有仪门,仪门的西南侧为轿子执事房,大堂院内有东西签押房。进入二堂院内,两侧有环廊相通,西侧廊子的中间有一月洞门。通往西侧一座华丽的小院,在门的南侧墙上,嵌有一石碑,碑文是那彦成署名的,大意是此院是经皇上诏准为当时招待外国人而设置的一座小型招待处(此说法尚待进一步考查)。卢对衙署内其,他建筑也作了简要描述:从二堂东侧廊子的中间的月洞门往东为一库房院(藩司库),几排库房被高高的砖墙围住,厚厚围墙顶上有更道和栅栏,库房院内有不少大水甕(消防用水缸)和浇铸银锭的场所;库房墙外是马神庙,再东侧是嘉量(中国古代标准量器)库;除此之外,在衙署的东、南两侧还有幕僚院、胥吏房,北侧有布政使办公、居住的三合院,还有花厅、花园等等,非常壮观。如今几经沧桑,衙署原貌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只是一点零碎不全的记忆了。

      直隶按察使署

      直隶按察使署是仅次于直隶总督署和直隶布政使署下的第三大衙署,是一省的最高司法机关。该署为了维护大清的皇权,疏通政令、除暴安良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衙署当年门前车轿往来如梭,威震一方。为了对这座衙门历史的概况有所了解,现将直隶按察使署作一简要地介绍。

      1、按察使沿革及职掌

      按察使全称为提刑按察使司,简称臬司,其主官为按察使,尊称“廉访”,是一省的最高司法长官。按察使一官的设立,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初仿汉代刺史制设巡察使赴各地巡察考核吏治,后来各代又有采访使、观察处置使、肃政廉访使等官之设,其性质大体相似,可看作按察使的前身。到了明代则正式称为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司法工作。明代中叶以后,各省多设巡抚,按察使成为巡抚的属官。清代沿袭明制,按察使成为地方上位列督抚和布政使之后的重要官员。

      按察使为正三品官,它的主要职掌是:1、掌管全省刑名,包括录囚徒、勘词状、会同布政使协议办理重大案件、每年秋’审时充主稿官等。2、每逢乡试大比之年充监试官,每5年大计考察官吏时充考察官。3、兼领全省驿传事务。总之,按察使是以“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振扬风纪、澄清吏治”为其主要职责。

      按察使署内的机构与职官设置,各省可视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别,有的省酌设按察副使和佥事。按察使的属官一般有:经历司经历1人,秩正七品,掌管出纳文移事;照磨所照磨1人,秩正九品,掌管照刷宗卷;司狱司司狱1人,秩从九品,掌管监狱事务。此外,有的省还设立检校等官,但设置和裁撤均无定制。按察使也延聘幕客和书吏协助自己工作,人数随官而定。

      按察使司派出到某地巡查事务的机关称为巡道。直隶省共有六处,即:直隶分巡清河道署、分巡霸昌道署、分巡通永道署、分巡天津道署、分巡大顺广道署、分巡热河道署。另辖有直隶省的邮传机构。

      清初,各省都设立了按察使,直隶省却未曾设立,直到康熙八年(1669),直隶才增设巡道1人,综理省内刑名事务。康熙三十八年(1699)裁撤霸昌、井陉道。雍正二年(1724)改直隶巡道为按察使,驻保定府。此后,直隶按察使成为定制。根据有关史书和年表统计,从雍正二年至宣统元年的185年中,先后有122人担任过直隶按察使,其任职人数之多超过了同期直隶总督和布政使。从按察使后晋升到直隶总督的有七位官员,他们是:方观承、周元理、梁肯堂、方受畴、颜检、谭廷襄、张树声(包括护理)等。不少人在按察使任上留下了业绩。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时期,八国联军攻陷保定,乱杀无辜,时任直隶按察使沈家本曾与洋人辩护人权问题,被洋人视为庇护义和团,将其判处5年徒刑(后获释),沈家本出狱后不久出任刑部右侍郎,主持部务,开始了沈家本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沈家本主持的清末法律改革,从形式上埋葬了自秦汉以后传承两千年之久的中国固有法律体系,并且引入了西方法律的大框架。沈家本一生著述甚丰,号称“中国法律现代化之父”。

       2、清末实行官制改革

       据刘子扬著《清代地方官制考》第二章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廷制定了《外省官制通则》,规定各省按察使改为提法使,一些省区开始试行。宣统二年(1910),清廷正式下诏各省改按察使为提法使,直隶也遵旨改制。这一改革标志着清朝的司法制度向近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提法使为正三品官,例受总督、巡抚节制。其主要职掌为“承法部及本省督抚之命管理全省司法行政事务,并监督各级审判厅,检察厅及监狱”。原先按察使兼管的驿传事务不再归提法使管理而移归劝业道管辖。提法使的职责更为专一了,其主要责任是:阐释有关审判,检查各项法律并呈报大理院核示;对各类死罪案件备缮供勘,其详细情形请督抚具奏交大理院复判和法部核定;将军流以下人犯详情汇案咨报法部存档,巡视本省各级审判厅、检察厅,并将巡视情况呈报督抚与法部;监督本省监狱,考核录用属官;办理一切司法事务、年终造册报法部等。提法使受本省督抚和中央法部的双重领导。

      提法使司署内设置总务、刑名、典狱三科,分科治事。总务科掌管本司及各级审判厅、检察厅和监狱所属官员的升降奖惩,负贡收发文件、编纂档册、财政收支及编制预决算等;刑名科负责草拟及阐释各项法律,掌管各级审判厅的兴废及其管辖区域,负责刑事民事案件注册统计,办理秋审及各类罪犯案件的申报等;典狱科掌管监狱的各项事务,如改良监狱、稽核罪犯的工作成绩、编纂监狱统计等。各科设科长一人,科员数人。

       直隶按察使、提法使驻保定,其衙署位于现今裕华西路北侧原八一电影院址(现已无存)。古代此处曾为明代易州兵备道署。明崇祯年间设立保定总督时,曾以此为驻所。清康熙八年(1669),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并设立直隶巡道,在此建立直隶巡道署。雍正二年(1724),改巡道为直隶按察使,仍以此地为衙署,直到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时期,四国联军野蛮地焚毁了按察使署的部分建筑。宣统二年(1910),直隶奉命改按察使为提法使,衙署不变。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13年直隶省会迁往天津,此处改为军服库。1925年建民生中学。1935年后,部分建筑为矿业监理委员会驻省办事处驻地。日伪时期,该院被分为两部分:东部为日军驻地,西部为甲种警察教练所。1945年日军投降后,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干训所驻此。1947年,民生中学在此复校。保定解放后,河北省政府在保定成立,此地为省文联、省文化局和共青团河北省委员会驻地。1958年省会迁天津,该地移交保定军分区,后改为八一电影院和驻军某部招待所。该衙署的建筑布局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和图片资料,据市民阮焕章(已故,祖籍浙江,其祖辈在按察使衙署供事)在20世纪90年代初回忆说:他小时常去衙署里面找人,该衙署门前有旗杆、辕门、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气派宏伟。昔日衙署风貌如今已荡然无存了。

保定府署

      1、知府的设立

      在我国封建社会,凡政府派人到某地主管一事而不授予正官之名者,最初则称之为“知某事”。此制度最早始于唐朝,唐朝规定在京都或是帝业创天下时所经驻幸之地特置为府,以府尹为行政长官,简称知府。宋沿唐制,宋太祖赵匡胤掌天下后,为杜绝藩镇割据之弊,而派朝臣赴各州以代刺史,则命名为知州。随后相沿成习,如以县之主管称为知县。明以后将知府正式定为官名,清沿明制不改。知府又尊称太守、府尊,亦称黄堂。各省下设府,在司、道的领导下,管辖所属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职掌,并将政务汇总于藩、臬二司,直达督抚。所以,知府是承上启下的地方长官。知府初为正四品,乾隆十八年(1753)改为从四品。据《光绪会典》卷四记载,全国共设知府一百八十八人:计直隶、山东、湖北各十人,山西、河南、湖南、福建、广东各九人,江苏、安徽、甘肃各八人,浙江、广西各十一人,奉天、吉林、新疆各二人,四川、贵州各十二人,其余则台湾三人(光绪二十一年裁撤),陕西七人,江西十三人,云南十四人。在光绪、宣统间,有些新建省份或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又增设不少县(州),据《清史稿•职官志三》记载,增到二百一十五人。

       知府的佐贰官有同知和通判。同知为正五品,在公文上称、“丞”,尊称“司马”。因事而设,每府据本府事务繁简设一二人不等,无定员;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明代于府下设通判,与同知共为府之佐官,清因之。通判与同知二字意义相近,均为副职。不过,通判为正六品官,官秩低于同知,尊称“别驾”。清朝府同知、通判有两种:其一为府的辅佐官,由同知与通判分理府内之政务;另一种是分派到某地专管地方的同知、通判,其衙署称为厅。

      知府衙门内部组织有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儒学等单位。经历司有经历、知事各一人,照磨所设照磨一人,司狱司设司狱一人,分掌府属各事。其分工与布按二司之属官同。儒学有教授一人,或增设训导一人,掌教本府生员学习事务。此外,有少数的府分别设有库大使、仓大使、宣课司大使、税课司大使、检校(检校文书)等官,名额都是一人。知府衙门之属官,是看事之繁简设置,并无一定名额。清代定制,将全国各府按“繁”“难”“疲”“冲”四字分定等第,划为“最要缺”“要缺”“中缺’、“简缺”。各府按缺定为“请旨缺”“题补缺”“调补缺”“留补缺”(即月选缺)。各应升、应补之官员,亦按其考核等第,分缺拟补。

       知府衙门的内部组织机构一般由府堂及经历、司狱和照磨等组成,各府依事之繁简酌置。

     (1)府堂为知府衙门内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或称签押房),实际上是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具体办事,直接为知府服务,置典吏若干人承办。

      (2)经历司是知府衙门内掌管出纳文移诸事的机构,设经历一人,秩正八品。外府设经历之制始于明。府经历司尚有设知事者,其职掌同经历,秩正九品。外府设知事之制始于元代,明清因之。

       (3)照磨所是府衙内掌勘磨卷宗等事的机构,设照磨一人,秩从九品。府设照磨所之制始于明。

       (4)司狱司为府衙内掌察理狱囚诸事的机构,设司狱一人,秩从九品。外府设司狱之制始于金、明,清因之。

       各府除上述府衙办事机构及职官外,府之所属机构还有:府宣课司、税课司、府仓、茶引批验所、府驿、府医学、阴阳学、僧纲司及道纪司等,专司分管其责。(参考《清史稿》职官志三,《光绪会典》卷五,刘子扬著《清代地方官制考》)

       2、保定知府概说

      明代洪武元年(1368)九月,改保定路为保定府,隶属于北平中书省,后中书省罢而直隶于京师。入清后,保定府因处直隶省中部,是京师的南大门,交通要冲,商贾繁华,又是省城所在地,位置尤显重要,号称“都南屏翰,冀北干城”。清廷划保定府为四字(冲、繁、疲、难)请旨缺。保定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名人众多。保定府因是省府所在地,知府常被称为省城五大员之一(总督、布政使、按察使、清河道、保定府知府),知府经常参议省府的重要政事。

      保定知府设置一人,官秩从四品。其佐贰官员有:观河盐扑同知一员(兼管宝直局钱法事务),理事同知一员,盐扑水利通判一员,教授、训导、经历各—员。大使一员(广盈仓),司狱一员(原有推官、照磨、驿丞等官,后裁)。自顺治,元年(1644)文国华第一任知府至光绪十二年(1886)朱靖旬驻此署的知府共计有123人次(包括署理、护理)。在保定知府任上先后升任直隶总督的有杨景素、周元理、梁肯堂、刘峨、方受畴、谭廷襄等六人。

      保定府隶属清河道,下辖二散州十四县,分别是:清苑、满城、安肃(徐水)、定兴、新城、唐县、博野、望都、容城、完县(顺平)、蠡县、雄县、束鹿、高阳和祁州(安国)、安州(安新)。

      保定府署地处保定城区中部,明朝洪武初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惠文帝建文二年,保定知府涿州人雒佥在以元朝旧平章宅第为主体的衙署上进行扩充和修建,新建了厅堂、大门、廊屋、办公处所、吏房以及兵仗、军资等库,共二百余楹。经过这次扩建,使衙署建筑面积增加,门庑厅堂一应俱备,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官府衙署。明永乐年间,大宁都指挥使司由北平迁入保定,选定保定府为其衙署,保定府署则在原址东侧(今保定商场东侧)另行修建。清朝入关后,府署依旧。

      保定府衙署在城内鼓楼街迪西,总督署东侧,明成化二年知府章律将府署扩建,清乾隆四年知府倪象凯重修。衙署建筑有照壁、辕门,左辕门书“保整”,右辕门书“师帅”。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以及知府宅、理刑庭、经历司、照磨所均在知府署内,功能齐全(见保定府图)。

      其下属理事同知署在魏上坡街路西,水利通判署在东街路北,经历署在邢家牌楼路北,仓大使署在县治西(后改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清军同知署在西大街路南,司狱署在东岳庙西府狱旁。(光绪朝《保定府志》,光绪朝《畿辅通志》卷三十职官六卷116署宅)

      清朝灭亡后,保定府撤销,1913年改清苑县署,日伪时改省会警察局,建国后改为保定市警察局,现为市商业局商业用地。

      清苑县署

      在清朝,地方政权是省、府、县三级管理制。县级政权是基层政权。特别是清苑县,身处省、道、府、县同城依附下,名声不显,但事务繁多,是个不好处的角色,也是个容易擢升的官位。下面谈一谈清朝的知县设置。

      县是地方行政管理的基层组织。我国自周代即设县。政区建制则开始于春秋。秦、晋、楚等国在新兼并的边地设县,后来又推行到内地。县的行政长官,秦、汉称为令长,隋代称县令,知县之称则始于宋代。自此,县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历时千年不变。清沿明制,置地方官称知县,有的县属于府,有的县属于直隶州、直隶厅。明清时,以府所统属的州为属州。属州又称散州,是隶属于府的州,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区。直隶州和属州的行政长官皆称知州。直隶州知州为正五品官,品级小于知府;属州知州为从五品官,品级大于知县。清朝知县(属州)是由中央政府选拔、任免,并由中央政府供给经费。

      清初,县置知县一人。顺治十二年,谕吏部参酌州、县制,区分三等。先是台谏(御史)选人,依据明朝往例,选取知县。康熙亲政,以亲民官须谙利弊,命督、抚举贤能。康熙二十九年(1690),九卿奉御旨察廉吏,查到清苑知县邵嗣尧等十二人政绩显著,擢置宪府,得到官员、百姓的拥护。乾隆犹亟称之。乾隆十六年,停止行取升部员,其贤能者仍得提拔。嘉庆十五年,《钦定训饬州县规条》一书,颁示各省执行。咸丰朝以后,战火丛生,民生凋敝,知县选拔流于形式,杂流竞进,廉能者寡。光绪间,督、抚违例更调州、县官,视同传舍。光绪二十四年,议复久任制;三十一年,定考核州县章程,详考绩,但成效不大。按《清朝通典》卷三十四载,乾隆时,全国设县一千三百四十五个。又据《光绪会典》卷四十六页所载,并加上《光绪会典》未计之台湾省十一县,至光绪时全国设县共一千三百一十四个。

      知县为正七品官(京县知县秩正六品),按清代官制,知县掌一县之治理,凡县内之诉讼审办、田赋税务、缉盗除奸、文教农桑诸政无不综理,故以“亲民之官”称之。按《清史稿》职官三: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清朝通典》记知县之职掌为“平赋役、听治讼、兴教化、厉风俗,凡养民、祀神、贡士、读法,皆躬亲厥职而勤理之”。两者大同小异。

       知县的佐贰官员有县丞一人,始置于战国,为县令之佐官。秦汉相沿。明清县丞为正八品官。明代规定凡方圆不及20里者不设县丞,县丞一般多管理河务,另辟衙署,多驻沿河附近。清代县丞根据需要或多设,但大多县不设。

      主簿为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文献通考》卷六十三:“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明清后,县署则仍称主簿,均系低级之事务官,秩正九品。在州县里,主簿与县丞分设有专衙办公,分掌一县之粮马、税征、户籍、巡捕诸务,共佐知县,并各设有攒典一人,协助其办事。有的县如无县丞,主簿兼领其事。

      典史。元始置,明清沿置,不入品阶,即未入流;掌管缉捕、监察狱囚诸事,凡县不设县丞和主簿者,其职由典史兼领之。每县一人。

       教谕。元、明、清县学皆置教谕一人,掌文庙祭祀,教谕所属生员。

       训导。明清府、州、县儒学的辅助教职。《清史稿•职官志三》:“儒学:府教授、训导,州学正、训导,县教谕、训导,俱各一人”。

      巡检。明清时,凡镇市、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司,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之职;归县令管辖,一般秩正九品,有的地方还有文武巡检之分,有县派出机构之职能,亦有副巡检(从九品)之说。(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驿丞。明清之制,各州县设有驿站之地,均设驿丞;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邮传及迎送过往官员诸事,不入品。据不同情况置驿丞,或有或无,或多或少。官秩未入流,雍正六年(1728)规定满人不得为驿丞。县属释丞与州属释丞相同。

       闸官。清代置闸官为州、县属之杂职,品秩未入流,掌各闸储浊启闭诸事。顺天府置二人。

       税课司大使。税课司掌征收商贾、侩屠、杂市捐税及买卖田宅税契的机构。明初,京师置宣课司,府、州、县置通课司。后改府、州通课司为税课司,县通课司为税课局,清沿置。按清代官制,县税课司大使为未入流之杂职。

      县仓大使。清制仅直隶天津县北仓一人,品秩未入流。此外,清代各县亦设有医学、阴阳学、僧会司及道会司。医学,县属医学设训科一人,品秩未入流,为县之医官;阴阳学,县属阴阳学设训术一人,为县属之阴阳官并管星相;僧会司,县属僧会司各设僧会一人,为县属管理僧人之官员;道会司,县属道会司各设道会一人,管理县内道士等。(《清史稿》职官三,刘子扬著《清代地方官制考》)

      清苑县治在县城内西南,此地早在宋朝为保塞军故地。明洪武中创立,永乐十三年知县陈敏修,成化五年知县陈璬修,儒士陈昊有记。

       县署正堂三间,曰亲民堂,中为甬道,有戒石坊,两旁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吏典房前为仪门三间,两旁有角门,前为大门三间。门外左为旌善亭,门右为申明亭,大门前为照壁。大门东首为关帝祠,西首为县监狱,监狱后为大号。大门内向东转北为赴宅门车道,又东为典史署,署后为内马号,号后为积水坑。堂后为川堂三间,东为库房,为储积库,楼高四十五尺,西为赴大号便道,川堂后为宅门。宅门内为清慎堂三间,东为门房,西院为花厅,西南为铺垫房,堂后为内宅门,门内为县官住宅,上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清慎堂后左右各院为幕友斋室,东院以北为大厨房,署后为大号草场。

      县丞无衙署,巡检住张登镇。典史署在县治大门内东首。驻此署县令,自明朝永乐七年张迪至明末朱永康共计57人。清朝自顺治二年周玮至清末共计有113名,其中有杨景素、周元理任过直隶总督(《清苑县志》卷二,署廨)。两朝知县出现不少名人,如明末清初书法家陈璬。清代乾隆朝刘衡(1776~1841),清代学者,字蕴声,一字切堂,号廉舫,江西南丰人,为清代循吏,官至兵备道;著有《庸吏庸言》《读律心得》《蜀僚问答》《六九轩算书》《纂学备考》等。劳乃宣(1843—1921),字季瑄,号玉初,又号韧叟,河北省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人,中国近代音韵学家,清末修律,是礼教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法律思想是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表现,目的在于抵制中国法律制度的变革,维持封建君主专制。

       保定府城内有多少衙门

       保定城区不大,面积有2.7平方公里,但在城区驻有省府、道府、知府、县府四级衙门,加之属下各级文武管理机构,俗称七十二座衙门。格局原直隶总督署博物馆馆长衡志义统计如下:

      1、保定总督署在裕华路;2、直隶总督署笔帖式署,在总督署前路南;3、布政使署在西大街路北原为直隶守道署;4、经历厅在魏上坡街路南;5、理问厅在布政使署北;6、恒裕库大使厅在布政使署辕门东;7、按察使署在总督署西迪南,旧为直隶巡道署;8、按察使经历厅在司署东路北;9、按察使司狱厅在按察使署东迤北;10、分巡清河道署在西县街路北;11、提督学政试院(贡院)在城隍庙街迤西(市府前街);12、保定府署在总督署迤东;13、保定府清军同知厅在西大街路南;14、保定府理事同知厅在魏上坡路西;15、保定府经历厅在邢家牌楼路北;16、保定府司狱厅在城内东北隅太平街;17、保定府广盈仓大使厅在清苑县署西北;18、清苑县署在城内西南(原保塞军故地);19、清苑县管河县丞厅在县治东;20、清苑县典史厅在县署仪门;21、清苑县皇华馆在西关迤北;22、保定府驻防旗营署在城南门内迤西;23、总督督标中军协镇署在按察使署迤东;24、左营中军都司署在贡院街;25、左营左哨千总署在大纪家胡同;26、右哨千总署在纱帽胡同;27、左哨头司把总署在后营房;28、左哨二司把总署在廒神庙街;29、右哨头司把总署在五道庙迤西;30、右哨二司把总署在毛腰胡同;31、督标右营游击署在延寿寺街迤南;32、督标右营中军守备署在梁家胡同路北;33、督标右营左哨千总署在纪家胡同;34、督标右营右哨千总署在贡院街;35、督标右营左哨头司把总署在魁楼东;36、督标右营左哨二司把总署在邢家牌楼;37、督标右营右哨头司把总署在石柱街;38、督标右营左哨二司把总署在双井胡同;39、督标右营右哨二司把总署在穿行楼北;40、督标后营游击署在协镇署东;41、督标后营中军守备署在税务角迤东;42、督标后营左哨千总署在馆驿街;43、督标后营右哨千总署在东街;44、督标后营左哨头司把总署在东街;45、督标后营右哨头司把总署在西水门口迤东;46、督标后营右哨二司把总署在菩提庵前路北;47、保定督标城守营在穿心楼北;48、保定营参将署在西大街布政使署迤东;49、保定营守备署在唐家胡同小察院;50、军械库在北街旧参将署;51、火药局在城内西北玉清观东;52、新设火药局在北门外迪西城壕内;53、教场在东门外先农坛东;54、督标前营游击署在西大街布政使署西路北;55、城守尉在南门内迤西;56、督标前营游击署在布政使署迤西;57、督标前营中军守备署在唐家胡同路东;58、督标前营左哨千总署在魁楼东路北;59、督标前营右哨千总署在金线胡同;60、督标前营左哨头司把总署在北街;61、督标前营左哨二司署在纪家胡同;62、督标前营右哨头司把总署在肃宁(今徐水县城);63、督标前营右哨二司署在穿心楼北;64、保定府学在南城迤西;65、县学在县文庙西;66、按察使狱在总督署西,按司狱署之西;67、保定府水利通判署在东大街路北;68、保定府狱在府司狱西;69、北察院在西关北阁楼;70、南察院在西关金台驿街;71、保定府僧纲司在东大寺(清真寺片区东北部);保定府道纪司在玉清观;72、保定府医学署、保定府阴阳学署等。

      结语

      封建行政衙署的改建与废弃成为清末民初保定城市政建设的一大重要特点。历史上一直有着军事与京畿重地双重身份的保定城,到清代表现的是以政治功能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民生等多功能的交汇。保定古城在社会地位上是地方的政治中心——直隶的首府,在城市功能上是政治功能强化主导下的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功能的协同发展。因此,清代保定城的市政表现,就是以直隶总督署为中心的各种地方行政衙署的建设,以及官方主导的直隶文化的繁荣。据民国1934 年《清苑县志》记载:清代以直隶总督署为核心的行政衙署在保定城有几十个,如布政使司署、按察使司署、分巡清河道署、新道署、保定府署、清苑县旧县署、清军同知署、水利通判署、理事同知署、藩经历署、藩库大使署、按司狱署、按经历署、府经历署、仓大使署、府司狱署、督院笔帖署、督标中军协镇署、左营督司署、右营游击署、前营游击署、右营守备署、前营守备署、后营守备署、保定营守备署、保定营参将署、把总署、军器大库、新设火药局、驻防城守尉、府学、县学、典史署、布政使署等。但随着晚清及民国的到来,原来在保定所设立的这些衙署发生了质的重大改变,行政衙署逐渐改变成为近代化办公机构、学校或民居。甚至被废弃。保定城行政衙署的变化,成为晚清保定城市政建设的一大重要特点。其中如警察机构的设置是清末民初的重要举措。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立了保定警察机构,成为我国较早建立警察机构的城市之一。此时期自1902—1911 年,保定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警察治安机构,名为保定工巡总局,办公地点设在贡院街(现在的市府前街),办公场所由贡院改建而成。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在1912年保定工巡总局改名为保定警察厅,机关驻地仍在贡院街旧址。设厅长,厅长下设4 科、外设4 队,分别为总务科、行政科、司法科、卫生科。外设4 队为侦缉队、消防队、骑巡队、保安队。以后又增设了秘书处、督察处。

      清末民初,保定城的城市规划发生了大的改观,其主要表现就是一直作为地方执政中心的省会之城,其重要的封建时代特色的办公场所(古代各级衙署)有的被近代办公机构取代,有的被近代新建学校占用,有的用于新兴商人豪宅,有的干脆废弃;这种行政衙署的被拆、被改或被废现象的另一面,则是大量的新式办公局所、近代学校、北洋军事基地、近代化工厂的建立。而随着此时期保定城的市政现象表征,其内在的实质即保定城的功能亦发生了改变:清代以来的保定城的省会地位与作用(政治功能)正在逐步向近代化转变;同时,其历史上作为军事、文化、教育重镇的保定城在军事、文化、教育等功能方面,出现了由传统功能向中西结合的近代新式军事、文化、教育功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