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保定府西大街驿站、民信局和邮政

来源:
艺网资讯
发布时间:
2022-10-27 19:59:13
分享至:

摘要:昔日保定府西大街驿站、民信局和邮政

昔日保定府西大街驿站、民信局和邮政
作者:吴蔚 杨蕾 文/图   编辑:苏若楠


 
       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的《保定府志》所附《保定府城图》上注明“府马号”
 
 
清代保定设金台驿,地址在西关金台驿街图片
 
        保定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归属,从保塞到保州,中间还有一段时间曾用名——金台顿。“金台”二字取自于战国时期,以今天保定区域为统治中心的燕昭王,立志中兴,采纳大夫郭隗的建议,筑黄金台以表招贤纳士之诚心,“顿”即馆舍。那时的文书信件传递全靠骑马奔驰于驿站之间,因此官驿是各地必设的官办邮递兼接待过往官员吃饭住宿的场所。金台顿设驿丞,专做迎来送往的事情。因保定自宋以来一直是路、府、省的治所,故称“大驿”。当时城内撒珠胡同的前身杀猪胡同一带是专为金台顿驿站提供肉食的宰杀场,可以想见平时驿馆往来的官员是很多的。
使金台顿载于史册的是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率军北伐辽国,打了一场“高粱河之战”,攻而不胜,一去一回曾两次在金台顿住宿,去时雄心勃勃,回时狼狈不堪,是骑着小毛驴逃回金台顿的。从此金台顿由一个驿站名成为一个城市名,见于不少史书之中。
 
       北宋建隆年间(960一981年)在保塞城内(今保定城区管驿街小学)建立邮驿机构金台顿馆驿,昔日的管驿街名由此演化而来。元朝保定馆驿金台顿置称金台驿。北宋建立初期,宋辽双方对峙,保定区域为两方的边防和前沿。宋朝时的金台顿到了金元以后被称为金台驿,由于存在时间短,又很快改称保州。
 
        到了元朝,由于疆域辽阔,发展交通,强化了驿站制度,这也成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这时的驿站也叫站赤,实际上站赤是蒙古语驿站的译音。元朝邮驿机构以路(州、府)为枢纽而设置。在今保定地区境内设置的邮驿组织有15处,其中包含金台驿(原金台顿)等。
 
       明代开通通往国内各地的驿站,设立了递运所,这些独立于驿站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组织,主要任务是预付国家的军需、贡赋和赏赐之物。明代的保定驿站(指干线驿站)设置有金台驿、清苑驿等。
 
       明代州、县的驿站设驿丞,主管驿站事物,驿丞由吏部任免,并规定考核俸银标准。据《中国古代邮驿史》记载:“明代万历初年,直隶保定的驿丞俸银22两”,可见当时保定驿站地位之重要。明代的急递铺,基本上沿袭旧制。据载,明永乐年间,当时今保定区域有驿铺168个。急递铺每10里一置,每铺设铺司一人,铺兵5至10人,铺兵每名年支银6两。各州、县设总铺长,专职巡视考查各铺。明代邮驿法令规定:普通文书一昼夜行300里,军机急件一昼夜行600里,若有延误、损失或私拆者,从重治罪。
 
       清顺治帝入关后建都于北京,驿站在全国仍然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驿站基本上是沿袭明代驿站设置,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而是根据交通状况而定。铺递用以传递州县往来公文。
 
       驿站使用的凭证是“勘合”和“火牌”。凡需向驿站索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派兵保护。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驿站的接递,如果要从外到达京城或者外部之间相互传递的,就要填写连排单。公文限“马上飞递”的需要日行300里,紧急公文则标明400里或者500里、600里,按要求时限送到,但不得滥填这种字样。驿站管理至清代已臻于完善,在法律中都有明文规定,并且管理极严,驿站驿长和驿卒都负有责任,稍有差错,违反规定,要受到严厉的处置。
 
       清雍正二年(1724年)至民国初期,保定为直隶总督与督军署所在地,是京畿重镇。清代邮驿网路以京师皇华驿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加之各县驿铺和驿站相连形成纵横交错的邮驿通信网路。
 
       据记载,保定金台驿(宋代置称金台顿,明代始称金台驿)清代初设驿马120匹,工料用银6800两。雍正年间有驿马120匹,驴13头,马夫55名,兽医一名,杠轿等夫197名,驿书一名,驿皂28名,共有夫役232名,年耗银10696两5钱(《畿辅通志》47卷)。清同治年间,“金台驿,额设驿马120匹、驴13头,额设马夫55名。兽医1名、抄牌手1名、看差回马5名、执事夫26名、棚轿夫100名、接递皂隶70名、传报拨马夫9名、递送公文马夫8名、抄牌书手一名、买办夫一名、柴水烧火夫10名,仓夫两名、厨夫3名”(《畿辅通志》)。光绪年间,金台驿迁至“西关外南厢路西”(《清苑县志》),即今金台驿街。
 
        驿站的官方大号(总督部院马号)在县署西(今保定商场地带),清代此地为保定府总驿站马号。该处在明代便为保定府总驿站养马的地方,到清代,保定为直隶省治所,直隶总督署驻地,官僚甚多,其时,不仅官员多以骑马代步,官方公文亦有从保定府马号发出。
 
       昔日保定府西大街的民信和邮政
 
 
 建国后西大街邮电支局
 
       昔日的古城保定驿站是专供官府使用的通信组织,民间通信则依靠便人捎带或专人递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逐步演进,民间通信需求逐步增长,继而在明代,保定城内民信局应时而起,成为商办的民间通信组织,与驿递同时并存。
 
  昔日直隶保定民信局
 
  据记载,清乾隆年间,保定创办了广泰民信局,地处大金线胡同西段路南,为京津民信总局的分局。临街西式拱券门,门额题有名匾。门前高悬招牌,列有投送范围、地点等,以示招揽。广泰民信局在光绪年间国内有记载的12所民信局中规模最大,其业务包括普通信业(书信、契证、包裹、汇兑等),代派报纸,兼营运送业、银行业、商业等杂业,传送方式以铁路为主,经营方便快捷,收寄送递,派专人到商户住户办理,当时津保信件12小时内可到达。
 
 
民国初期广泰民信局旧址,位于大金线胡同。
 
  昔日直隶保定邮政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保定创办大清邮政,为取缔传统邮驿制度创造了条件。天华市场原址是一座倒坐关帝庙,清光绪二十五年,北京邮政总局派邓维藩来保创办了保定邮局,不久便在这里建起了西大街支局。
 
 
清末保定邮政局旧址,位于唐家胡同。
 
  1901年3月1日,驻保德国侵略军某军官(或士兵)由保定邮政局发出一张德国军邮明信片,贴有两枚清代蟠龙邮票,盖有中英文保定邮局邮戳,背面有书写的德国文字和邮寄者(或他人)手绘图画。德文书写的是,“亲爱的瓦尔特,请将明信片传给有关的熟人,衷心地问候。”手绘图画内容或许是其亲力亲为,抑或是其所见所闻的真实事件:一个中国人,双手在两膝后被交叉捆在一起,两膝和两臂中间插着一根棍子,四肢别得死死地,还把头上的长辫子拴在了一个巨大的石锁上。画面上还有一个外国入侵者,穿军服,蹬马靴,挎腰刀,叉着马步,挥动着竹枝狠命地抽打中国百姓。明信片右下角的德文写的是“竹枝抽打”,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
 
  1905年12月23日,保定府高等农业学堂创办《北直农话报》。该报以“振兴农业,开通民智”为宗旨,所设主要栏目有:社说、选录、谈丛、小说、纪事、调查、来稿等,并按农学专业辟有肥料、蚕学、土壤、森林、畜产、作物、农艺化学、农产制造、气象、园艺、植物病理、病虫、格致、博物、算学等栏目。该报每册50页,年出20册,定价每年全份大洋一元八角,半年大洋一元,不零售。已通邮政之处,酌加邮资后予以邮寄。这表明20世纪初的保定已有了近代报刊的邮寄业务。
 
 
            民国初期至新中国建立初期保定邮政局旧址,位于秀水胡同
 
  宣统元年(1909年)5月19日,保定城内开办快递信函业务,保定区域驿站逐渐废止,至此,沿袭几千年的邮驿制度被近代邮政制度所代替。民国年间至20世纪50年代初,保定邮政局曾设于秀水胡同,沿街7间,高立于台阶之上的中西合壁式平房,白帆布遮阳的洋式门窗,很气派。门口两侧长年有几位代写书信的桌摊,人们俗称此处为“信局子”。
 
  1925年10月,直隶省督办查禁思想进步的报章杂志等印刷品,要求不得贩卖和邮寄,然而,革命之火靠着便捷的邮递已成燎原之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保定邮局开始开办代订报刊和邮寄业务。1934年,西大街周边的广泰等民信局被封闭。
 
  民国年间的邮政局也寄送药品等贵重物品。1936年,西大街中外制药局的刘济州去世,由其长子刘兰亭继任,聘请刘玉魁当经理。刘玉魁原是河北医学院司药,该人具有经营西药的业务专长。刘玉魁主持业务后,营业即飞速发展,从业人员发展到19人。营业室上下6间,库房8间,厨房2间。企业已初具规模,货源充足,直接由上海、广州、天津、北京等批发户和生产厂家进货,该店也生产部分药品,每天均从西大街邮局及火车站收发药品。
 
 
1919年至1958年,保定电报局、电话局、电信局、邮电局旧址,位于西大街
 
  1949年9月,中共河北省委机关报《河北日报》发行科人员并入新建的保定邮政局,报纸交以西大街邮政局为中心的城内各个邮局投递发行。1950年,保定邮政局迁至西大街,与电话局合并,称邮电局。同年,根据1949年11月邮电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决定,报刊发行成为邮政主要业务之一,实行“邮发合一”,报刊的收订、运送、投递统交邮局办理,形成了报刊由邮电局发行的一统格局。西大街上的老邮电局是保定市最早的邮局之一,有着近百年历史,成为老保定抹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