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望族,易州敬氏——《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铭并序》散考

来源:
艺网资讯
发布时间:
2022-09-19 18:59:38
分享至:

摘要:北方望族,易州敬氏——《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铭并序》散考

北方望族,易州敬氏
——《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铭并序》散考
作者:赵玉峰
       《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铭并序》收录于《畿辅通志》卷一百五十(金石十三)、《集古求真》卷六、《艺风堂金石文字目》卷十六(十三)、《续补寰宇访碑录》卷二十三(五)、《金石汇目分编》卷三补遗(易州)、《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卷四。其中《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载曰“此碑刻于延祐七年(1320)三月,石在河北省易县,碑额、碑座已佚,只留有碑身, 高 2.16 米,宽 1 米,碑身左右下角略有残缺, 整体保存状况较好。碑文共约 955 字,字迹大多可识,侵损三十余字,不可见者十余字。由前翰林学士通议大夫卢挚撰文、赵孟頫书丹、郭贯篆额、江右胡从龙摹”。孟桂良在《易县碑目》中提及此碑“民国初年西庄村徐姓,偶于掘土时发现《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铭并序》(后文简称《敬元长墓碣》),今仍藏徐氏家。”笔者于2018年前去西庄村访求诸耆老,知徐氏坟茔连同此墓碣皆毁于十年动乱,碑石实物已佚,而只存拓片。现世面所见拓片分为两种,一种是清末民初时期当地人所拓,传世不过两三,另一种则是根据原拓翻刻而成,翻刻之石现存于山东,因原拓体量较大,不易觅石,遂刻于一道教石碑之阴。
         墓碑是墓葬文物的常见类型而《敬元长墓碣》自称为碣,那么碑与碣有何区别呢?碣,原本作“楬”,后人用石代木,才通用“碣”字。《后汉书·窦宪传》李贤注云:“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隶释》则说“碣上窄下宽,顶方平”,实际上形状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石刻也称作碣。古人也根据墓主生前官阶决定用碑或碣,《唐六典》记载“五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趺,趺上高不过九尺,七品以上立碣,圭首方趺,趺上高不过四尺,若隐论道素,孝仪著闻,虽不仕亦立碣”。墓主敬元长生前任儒学教授后官至太常寺博士(从七品),但进士及第,淡泊名利,且儒学造诣颇深,所以立碣符合前人规定。由于墓碣实物已佚,所以碣首具体是何形状,我们已无从考据。
       《敬元长墓碣》由卢挚撰文、赵孟頫书丹、郭贯篆额,三人皆擅书法,《书史会要》有记。卢挚,字处道,号疏斋,涿郡人,是元初著名文学家和散曲名家。一生著作颇丰,所著文章多辑在《全元文》和《卢疏斋集辑存》,但本篇铭文却未被收入上述二书,可补史阙。《书史会要》记载“(卢挚)博学,善属文,于诗尤长,古隶清劲有法”。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书史会要》称其“尤善书,为国朝第一”。郭贯,字安道,《书史会要》评价其“尚气节,君子人也,工篆书”。
        墓碣文末提及“江右胡志龙摹”为我们揭示了元代时期常用的的碑刻方法。古代碑志在元代以前大多是在石上书丹,马子云在《碑帖鉴定浅说》中记载,古人刻碑需书丹于石,后改为双勾上石即将墨迹上的字先用透明纸以墨摹勒,然后再以硃色依字勾勒其背,再拓印上石,摹勒即勾勒,今人有以勒为刻者,失其本意,所以,摹勒和镌刻为两件事。赵孟頫作为元代书坛领军人物对是这种书碑方式的有力传播者,这种镌刻方式的特点是字迹清晰准确,弱化了刀刻痕迹,忠实再现原作的气韵,便于后代学习者达到透过刀锋看笔锋的效果。《北图拓本汇编》所载赵碑拓本中,未署镌刻人的碑极为少数,《敬元长墓碣》就是其中之一,决定镌刻人的主要因素主要受地域影响,鉴于《敬元长墓碣》出土于京冀地区,所以由金王府石匠刊刻的可能性最大。
        铭文记载了敬氏六代人在易州为官生活的大体情况,笔者就铭文记载并结合史料对敬氏家族官仕、婚姻、交游情况作一个简要梳理。
       《金史·敬嗣晖传》称敬嗣晖“易州人” ,元好问《上耶律中书书》提及“易州敬铉”,《敬元长墓碣》称敬元长“世家易州”,而《元史·敬俨传》云“其先河东人,后徙易水”。可知敬氏家族原处河东,在敬嗣晖时已居易州。敬嗣晖,字唐臣,天眷二年(1138)进士,金史有传。始任怀安县丞,曾任义州弘政令,尚书省令史,左宣徽使(章朝会、燕享,凡殿庭礼仪及兼知御膳),参知政事。
        敬嗣晖之子敬子渊和侄子敬璘是敬氏的第二代。铭文记载子渊“举进士第,令樊山,令乐陵,民颂其德爱”。“参知政事敬嗣晖任其从子璘侍仪司擎执侍仪”敬璘由于敬嗣晖的原因在宣徽院所属侍仪司任职。
       敬鉴和敬铉是敬氏第三代。铭文中记载敬铉是墓主敬元长的季父,可知敬鉴是敬铉兄长。据《元史·敬俨传》载“敬氏自嗣晖,曾祖子渊,祖鉴皆以进士起家”可知敬鉴也为进士出身。铭文云“父鉴用荫仕,尝同名□许古、王若虚·······积阶定远将军”可知敬鉴在当时已是名士与王若虚齐名。王若虚,被后世称为金朝最为著名的文学家、儒学家。承安二年(1197)经义进士,先后为州录事、县令、国史官、翰林文字著作郎,曾参与修《宣宗实录》,奉命出使西夏,金亡不仕,北归故里。而与王若虚不同的是敬鉴在金朝官拜定远大将军,金被灭之后入元继续为官,任定远将军。敬铉,字鼎臣,于兴定五年(1221)与名士元好问同登进士第。曾任郏城主簿,白水令,中都提举学校官。铭文载敬铉“经学尤粹于《春秋》”,著有《春秋备忘》《明三传例》《续屏山杜氏春秋遗说》等。其主要成就主要体现在《春秋备忘》,该书由敬俨请张子长校雠,吴澄作序刊刻上石。文学家吴澄曾言“比客京华,北方学者言春秋专门,亟称敬先生鼎臣”。
         墓主敬元长与敬元玙为易州敬氏第四代。元玙早世。敬元长,字伯仁,敬鉴长子。出生于大宗八年(1236),卒于大德九年(1305),年七十。敬元长自幼受其叔父敬铉影响,致力于儒学,与魏初交好,初有诗《送敬伯仁》为证。至元十九年(1282)由王磐举荐任将仕佐郎,河间路儒学教授,后任太常寺协律郎、从仕郎(从七品)、太常博士。任职期间“掌大礼乐,祭享宗庙社稷,封赠谥号。掌和律吕,以合阴阳之声”。铭文中对敬元长的记述中写道“以卒之年十月癸未葬州之易縣碧□鄉北石村,從先塋也。君娶范氏保定儒家□鈞之子”。根据史料和前后文对应可知文中残泐不辩的二字为“玉”、“范”。    
       敬元长育有三子二女,长子敬侃任徵事郎、光禄大夫。三子名不详,承事郎辟中书右丞相修国史掾。尤以二子敬俨最显。敬俨,字威卿,从许谦学,与吴澄、杨刚中、卢挚皆有往来。由御史中丞郭良弼举荐为殿中知班。后任太傅、太师两府掾吏,吏部主事,集贤司直(从五品),通奉大夫,中书参知政事,太中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敬俨为官正直,政绩突出,去世后追赠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柱国、鲁国公,谥号文忠。敬俨有二子,敬自强和敬谦谦。据《元史·敬俨传》载“自强官至朝议大夫,吏部员外郎”。
        敬氏家族联姻对象亦多是北方名门。敬铉的夫人是莒州张行信之女,莒州张氏为北方望族,祖父张暐进士、任吏部尚书,父张行信进士第,历任吏、户、礼三部尚书。敬元长的夫人范氏,是保定儒家范钧之女,范氏育有二女,长女嫁与周之瀚,周时任大司农司照磨官,周氏是“燕名族”。次女嫁许崇礼,许时任武备院寿武库提点。敬俨长女嫁与李桓,桓由乡贡进士累迁江浙儒学副提举,以文鸣江东。李桓舅父是建康名士杨刚中。杨刚中,字至行,仕至翰林待制,著有《霜月集》于世。延祐二年(1315)设科举,由敬俨推荐为考试官,曾为敬氏家族撰写《世次行治之状》。
        综上所述,易州敬氏儒家底蕴丰厚,敬氏六代中四人(敬嗣晖、敬子渊、敬鉴、敬铉)以进士入官,二人(敬元长、敬俨)以吏入官,多在礼部和太常寺任职,对金元时期的礼制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婚姻对象多为名门之家,而所交游者皆为饱学之士。就此可以看出易州敬氏作为北方儒士家族在金元时期据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