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美术馆新馆落成艺术展(下篇:光影里的人民故事)

来源:
一网资讯
发布时间:
2021-02-06 13:10:08
分享至:

摘要:春天里的故事——保定市美术馆新馆落成艺术展(下篇:光影里的人民故事)



渠陆军当代光影纪实
摄影艺术展
序言
 
      渠陆军,号也山,保定人,央视资深纪录片导演。1961年1月生人,1976年12月入伍,大校军衔。曾任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他自幼酷爱美术,拜师习画,从教室走进农村,从古城画到炼钢厂,上千张勤奋笔耕的美术功底,以及在军营中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丰富经验,为他后来成为纪录片导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渠陆军入伍以后画了八年的幻灯宣传片,放了11年的胶片电影,1993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专业毕业后,调入中央电视台原北京军区记者站,从事纪录片创作。在他几十年的创作中,见证和纪录了共和国许多重大盛典和历史变革时刻,创作出《中国军队》、《兵者》、《侯家家事》、《老镜子》、《铁甲精兵》等300余部纪录片。作品先后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金鹰奖”、“中国纪录片学术奖”、“全军优秀电视新闻奖”、“广州国际纪录片大奖”,“意大利国际电影节军事纪录片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其中有的作品成为高校教材。
 
      在他的作品中,始终聚焦人性的真善美,总能从普通人平凡事中提炼出最佳叙事角度,在家国情怀的背景下讲述让人荡气回肠驰震心灵的中国故事。同时,渠陆军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和他的纪录片一样,每一幅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他在军旅风雨兼程四十余载,先后荣立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三次。在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精心策划支持下,我们从渠陆军导演的摄影作品中遴选出60余幅举办此展,把一名老兵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担当和一位老乡对家乡热土的赤诚眷恋,以独特的光影交错艺术形式,呈现在保定市美术馆,以飨读者。
 
展览剪影:
 
 
大疫坚守喜临门
扶贫攻坚迎新生
 
      顺平县中下邑村肉牛养殖场是北京石景山区八角街道精准扶贫对口帮扶项目。村民养牛入股,成牛出栏后, 每年可为每户分红增收2800元,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2020年3月,首批母牛凌晨又得第五子,可谓五福临门。来自河北省保定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住村第一书记侯璐璐,立刻招呼脱贫工作队警员李胜昔、李博见证小牛犊站立吃奶全过程并为小牛取名“哞哞”。
 
       并和村里的老支书一起和北京连线直播汇报喜讯,感谢他们对革命老区的关怀并决心一定要打好脱贫攻坚战。
 
       渠陆军导演与扶贫工作组同吃同住一个多月,记录下国家精准扶贫落地项目,在千年古村中下邑生机勃勃的成果。并在央视网和河北电视台做了报道......
 
 
 
创意达人古来稀 
 
      在保定市古玩市场,在琳琅满目的古董丛中,有这样一对年逾古稀的双胞胎,总能让市场内络绎不绝的游客眼前一亮。 他们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小店里收藏着比比皆是的古董,也不是拥有什么绝世珍宝价值连城,而是两兄弟独具匠心的创意和复古的发明......
 
 
 
风雪守门人
 
       2020年春节来临,这一天天气骤冷,天空中下起了雨加雪,人站在室外瞬间会被湿冷的空气冻透, 这时候渠导想到正在恶劣天气下筑牢铜墙铁壁守护我们城市的逆行者,于是他拿起相机赶往七一路高速口交通检疫执勤点。在风雪中,公安、交通、卫生检疫部门执勤人员坚守岗位,一丝不苟的守护着我们城市的这扇门。雪花落在他们肩上,雨水沿着帽檐流淌到警服里,睫毛上结了冰花……
 
 
 
王叔叔讲故事
 
      王星焱,笔名言知润,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河北省优秀公益品牌“王叔叔讲故事”发起人,保定市首届“十大道德模范”之一,“保定市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第二、三届夏青杯朗诵大赛保定赛区评委,保定市家庭与校园阅读促进会会长,保定市书香家庭联谊会会长,保定市阅读志愿者组织负责人。 自2006年5月13日发起“王叔叔讲故事”公益文化活动后,无怨无悔,风雨无阻,十五年如一日坚持为孩子们讲故事,被孩子亲切的称为“王叔叔”,被誉为“新时代的孙敬修”……
 

大漠无孤烟
 
(这组纪实摄影图片由作者渠陆军拍摄于新疆腹地)
 
      在当年的导弹试验场罗布泊附近,有一条狭窄悠长的峡谷,跨过这条峡谷,便到了我国早期重要的某导弹研究基地遗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疆苍凉的景象早在唐代就被诗人王维所吟咏。而此时的大漠戈壁却没有一丝孤烟,只剩下无情的狂沙侵蚀着半个世纪前的导弹基地,在导弹基地的残桓断壁上,官兵雕刻的一幅幅标语依然醒目。仿佛正述说着当年革命先辈们在这里隐姓埋名、自力更生的岁月有多艰辛、困苦。仿佛看到闻令而动,来不及和家人告别一走就是几十年的无名英雄们,正夜以继日的工作钻研情景历历在目……
 
 

 
前有独臂抗战的老八路
今有独臂摄影的秦德禄
 
       “勤奋才能忘我,忘我方能勤奋。”这句话放在军旅摄影家秦德禄身上,特别合适。作为解放军报社特约记者,30多年来,秦德禄发表新闻摄影作品二千多幅,在国内外摄影比赛中多次获奖。2009年我们在阅兵村一起采访,阅兵村训练跑道上的温度将近60度。他趴在地上拍摄滚滚热浪中的训练场景,所有的人来到凉蓬休息了,他继续捕捉战友们喝水、吃西瓜欢笑不断的镜头。阅兵队员再上场训练,他的镜头又对准队员们的汗流浃背。拍着拍着,他突然从3米多高、训练用的架子车上掉了下来。平时爱打乒乓球的他,本能地把照相机搂在怀里完好无损,他的右臂膀却摔成骨折。可第二天,右臂打上了石膏的他,左手拿着相机又出现在训练场上。不久,“前有独臂抗战的老八路,今有独臂摄影的秦德禄”,在阅兵村传为佳话……
 
 
 
新时代红军团团长满广志
 
      一位来自革命老区沂蒙山的农村青年带着心中的梦想22年前,走进军营在部队这座大熔炉的锻造下,一步步实现着他要带兵打仗的梦想。在经历了从工学学士到军事学硕士再到优秀指挥员的人生“三部曲”之后,已成长为陆军转型部队中一名懂得信息化、通晓外军、掌握联合作战的领军人才。他就是原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某红军团团长满广志。 仲夏时节,烈日灼烤下的北方干旱草原蒸腾着滚滚热浪。远处,一队战车正呼啸着冲出山谷,巨大的轰鸣和扬起的黄沙瞬间打破了草原的宁静。每次开训满广志团长总打第一炮。作者渠陆军和这位忠诚使命矢志强军的满广志,同在一个战车、同在演习基地、同在成吉思汗策马挥刀的古战场上,与蓝军部队展开面对面的实兵对抗。见证了他们团首创的“随域破击”“横进侧击”,以及炮兵“随停即打”的新战法,记录下这位团长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中的虎气雄风……
 
 


 
生命无言
 
       军旅青年雕塑家谭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创作室创作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2015年谭强担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老兵方阵战车的浮雕塑装饰设计主创任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共产党与国民党抗日老兵一同纪念二战胜利这神圣的日子,围绕阅兵指挥部的要求,谈强采访了许多当年的抗日老八路和国民党抗日的老兵以及支前模范,把他们鲜活的历史形象融进雕塑,作品分六个篇章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历史画面……
 
 






 
坚守之恋 相思之情
 
      2005年马将军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军分区任职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如数家珍地讲述了许多边关军人的故事,他对戍边官兵的那份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也点燃了我们采访戍边军人的激情,第二天我们来到某边防团三角山哨所。 三角山位于内蒙古阿尔山,海拔1000多米,因外形酷似正三角形而得名。
   哨所门前有棵樟子松,官兵都亲切地称之为“相思树”。它讲述着该连老连长李相恩的妻子对李相恩忠贞不渝、敬爱一生的故事。1984年,老连长李相恩带队巡逻途中在冰冷的哈拉哈河突遇山洪,在洪峰扑向他们的那一刻,李相恩没有丝毫犹豫,一把将身边的战友推开,自己则被卷进洪流壮烈牺牲,至今尸骨未还……
 
 
 
国旗!我为你骄傲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亲自按下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018年1月1日,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再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7时36分,人民解放军仪仗队陆海空96名国旗护卫队队员,踏着新时代号角迈着铿锵的脚步。执行首次升旗任务,这是我国新一套庄严的国旗升降仪式。护卫队人数由过去36名增加到96名。新中国71年里,升国旗光荣的任务先后由北京市供电局、北京卫戍部队 “国旗护卫班”、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天安门国旗班”担负……
 


 
党的女儿
 
(1958年田华主演的电影)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北上抗日后,兴国桃花乡处在白色恐怖中,党组织被敌人破坏,玉梅和其他七个同志被捕。在被敌人枪决时,玉梅死里逃生,要把村支书奄奄一息时告诉她的党内有叛徒的消息转告给区委书记马家辉。 玉梅找到了马家辉,他的妻子桂英当面揭露了马家辉的叛徒嘴脸。在桂英的帮助下,李玉梅死里逃生,而桂英却被打死。玉梅找到找到东山游击队,途中遇到秀英、惠珍两人。由于敌人封锁,她们行动失败,决定返乡,成立党小组,坚持斗争......
 




 
田华搂着当年的支前模范说,我们都是党的女儿
 
保定市美术馆全体同仁祝福大家:
 
新年夜和天安门的宫灯一起点亮我们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