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正

来源:
艺网资讯
发布时间:
2022-10-15 11:40:49
分享至:

摘要:宋红正,1973年2月生,祖籍河南洛阳,现客居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文秘专业毕业,中国书法院第六届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宋红正,1973年2月生,祖籍河南洛阳,现客居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文秘专业毕业,中国书法院第六届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法院校友联谊会理事,“第六届”书社秘书长,洛阳市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

       先后担任北京三品美术馆办公室主任,北京盛世元典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元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曾供职于北京光影彩墨艺术馆,现为北京国艺美术馆特聘书法家,北京人民大学画院刘景芳导师书法工作室高研班助教,北京明浩国际书画院院士,中国管理科学院传统文化艺术中心签约书家,江西省鹰潭书法院特聘研究员,山西运商书画院特骋艺术顾问,洛阳市书协理事,洛阳市青年书协副主席,伊川县书协副主席等。

        先后在北京、广州、深圳,甘肃酒泉、张掖、嘉峪关,山西运城、河南鹤壁、濮阳等地成功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及交流展,多次应邀参加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作品被江西九江市“九派诗廊”风景区刻石永久收藏,被张海艺术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通州博物馆、郑州大观音寺、袁崇焕纪念园、白银市博物馆等国内多家博物馆及专业学术机构收藏。并被濮阳世界碑林公园、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江西省婺源旅游区步行街等地刻石收藏。



 
       作品获奖情况:
        2014年获 “写经祈福中国梦”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河北省书协)
        2013年获 首届“北极阁奖”全国书法展——优秀奖。(江西省书协)
        2013年获“袁崇焕杯”全国书法大赛最高奖—优秀奖。(广东省书协)
        2013年获“墨舞中原”第二届河南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河南省书协)
        2013年获“二程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书法导报社)
        2013年获首届“东坡情”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书法类三等奖。
        2012年获“墨舞神州”全国电视书法大赛成人组二等奖。(张海艺术基金会)
        2011年获《书法导报》全国首届手卷展优秀奖。(书法导报社)
        2010年获“永远跟党走”全国职工书法展优秀奖。(广东省书协)


 
      
          作品入展情况:
         2021年入展首届仰韶文化“彩陶坊杯”书法大赛优秀奖。(河南省书协)
         2018年入展中国.东乡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江西省书协)
         2017年首届“汝帖杯”全国书法展。(河南省书协)
         2016年 首届“沈商文化杯”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法报)
         2015年 河南省首届行草书法研究展。(河南省青年书协)
         2015年 全国第三届“孝文化”名家书法邀请展特邀入展(广东省书协)
         2014年 首届“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
         2014年 首届“世界佛教书法大展”(中国佛教协会)
         2014年 首届“心经全国书法展”(河南省书协)
         2014年 首届“曾子红”杯兰亭奖孝文化主题书法展(河南省书协)
         2014年 全国首届“千字文”书法大赛作品展(河南省书协)
         2014年 全国首届“会师杯”书画作品展(甘肃省书协)
         2013年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长沙市文联)
         2013年 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2013年 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中国书协)
         2013年 磴槽杯天地之中全国书法大展(河南省书协)
         2013年 第一届“西安碑林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西安碑林博物馆)
         2013年 首届“西雁杯”全国书画大赛作品展。(甘肃省文联)
         2013年 首届“芙蓉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湖南长沙市书协)
         2013年 “大美张掖”首届全国知名书法家作品展。(甘肃张掖市文化旅游局)
         2013年 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中国书协)
         2013年 “东方墨舞”第四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北京市书协)
         2013年 “蔡文姬奖”全国书画作品展。(河南省文化厅)

 
         2012年 新民晚报“夜光杯”全国书画大赛作品展。(上海市书协)
         2012年 “古井贡杯”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作品展。(安徽省书协)
         2012年 “绿映蒲县”全国书画作品展。(山西省书协)
         2012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特邀入展。(中国书协)
         2012年 “品质东乡”全国书法作品展。(江西省书协)
         2012年 “贺州杯”全国书法小品展。(广西省书协)
         2011年 第三届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2011年 “瘗鹤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
         2011年 “乌海杯”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协)
         2010年 “邓石如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入选。(中国书协)


 
        作品发表:《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家》、《中国书法报》、《书画家》、《青少年书法》、《大唐书画》、《酒泉时报》、《河南经济报》、《洛阳晚报》、《黄河时报》等……














 
人堂艺正话红正  
靳恒存

       书坛新星宋红正先生以一种裹携着浓郁的河洛文化地域印记的淳朴、典雅、厚重、雄浑且富含时代气息、灵气自现的书风而日益受到书法艺术界的注目,虽非如别人那样以强烈的“新闻色彩”和刻意制造的“轰动效应”而爆红书坛,却也因其扎实的传统功力和鲜明的书家个性广受书法界的推崇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仅从他的书法作品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展及各省、市主办的展览中连连入展、屡屡获奖便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宋红正先生魏碑、楷、行、草、隶、篆诸体皆擅,尤以魏碑、楷书、草书见长,笔墨技法一脉相承,互为生发,风格独具。他人堂艺正,为人治艺严谨庄重,书品如人----在其纯朴、淡雅、率真的表象下面,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其真实的内在美,而且还能够领略其阳刚之气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我国书坛上为数不多的实力派青年书法家。

       山川神秀钟河洛,河洛自古多才俊。宋红正先生系70后人,来自河南省洛阳市的伊川县。伊川位属伊洛盆地,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相传,神农氏时期,伊川县域就有一国之称,唐尧时期称伊侯国,虞舜时期称伊川;夏代,杜康酿酒于伊川的“上皇古泉”,开创华夏民族酒业的先河;秦时,孔子九世孙孔鲋在伊川讲学,开伊川教育第一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伊川谱写了壮丽优美的诗篇;宋时,著名理学家程颐设院授徒,伊川因之成为理学家名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哲学家邵雍及二程之冢均拱于伊川。开凿于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名扬中外,为世界文化遗产。伊川,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及至近现代,清末民初的“中州大侠”王天丛闻名遐迩,建国后著名书法家司马武当独领风骚,更不要说包括伊川在内的整个洛阳市了。仅洛阳城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就有十三朝为都。文化底蕴之深厚,古今中外,无一能匹。单单就书法而言,洛阳自古就是中国书法的圣地,更是魏碑的故乡。林立的名碑,众多的刻石,纷呈而精彩的人物造像为唐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金文、八分、行书、章草、今草、真书等书体的产生都与洛阳密不可分。洛阳历来书法名家灿若群星,草书大家王铎就是明末清初的代表书法家之一,近一个时期,开一代书风的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也是洛阳籍人士。  

       地灵育人杰,圣水养人哲。伊水汤汤,不舍昼夜,洛河滚滚,奔流不息,黄河滔滔,浊浪排空——宣泄着澎湃的激情,浸润着壮美山川,浇灌着万顷良田,哺育着深爱着她的河洛儿女。深受着如此厚重的河洛文化滋养的宋红正先生自幼就表现出了对书法艺术的喜爱,用他的话说,是龙门造像开启了他的书法之梦。他是喝着伊洛河水,承继着耕读传家、崇文尚武的古训,抚摸着魏碑,诵读着唐宋诗词,品尝着杜康美酒,观赏着洛阳牡丹,看着《龙门十二品》,挥舞着王铎的狼毫一路走来,长大成人的。许是天道酬勤,许是天助才俊,许是天成其幸运,许是造化垂青,宋红正先生自幼家有慈爱父母呵护支持习字,入校有严师精心培育,从六、七岁踏入小学校门那一刻起,用铅笔一“点”、一“画”的中规中矩的严谨习字,到四、五年级时郑重其事的“大楷”作业,再从初中阶段的潜心临摹到高中生涯的苦苦临帖,继而到更高学府的继续深造及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的孜孜以求,使他对书法艺术魂萦梦绕,如痴如醉。三十年余来,在追求书法艺术的更高境界中与青灯为伍,与孤影相随,与星月相伴,与先贤神交,与碑刻相恋,与名帖结缘。用饱蘸深情的笔墨,纵情抒写书艺人生的长天画卷,用力透纸背的笔锋,凝神镌刻出字字珠玑,用率意而为的心境,信笔挥毫成幅幅佳作。

       2010年,历经三十年的磨砺,宋红正先生在当地书名日盛。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为“浮名”遮望眼,心向书坛最高层----他不跟自己的过去比,不和周围的同道比,深知艺无止境的他,决心更上一层楼。于是,他毅然拜别高堂父母,留下妻子儿女,辞掉舒适的工作,北漂京城,问道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潜心攻读。众所周知,隶属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中国书法研究院,风云际会,群贤毕至,人才济济,由我国书法大师授课,,书法理论名家任教,是目前我国书法界最崇高的艺术殿堂。

       善学者学其精髓,求得要领。原本勤学刻苦、奋发向进的宋红正先生通过在中国书法研究院的认真学习,受大家们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受益颇深,书艺大进,也使他深深懂得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书法理论的高屋建瓴。他深刻领悟到,一个书法家如果缺乏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综合素养,缺乏书法理论知识,缺乏以哲学为基础的古今中外的美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文学艺术理论的修养,他的书法就很难达到辩证的知行合一的艺术高度,那么,他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书写匠罢了,算不上真正的书法家。长于勤奋,不乏机敏的宋红正先生受到系统的书法理论的培训,懂得了在书法实践中研究和学习书法理论和技法,反过来又让书法理论知识指导书法创作,,并用技法服务于书法实践。河洛文化的熏陶,扎实的传统功,系统的书法理论知识,精准的书法技能,综合的艺术修养,加上堂正的人品,这一年,华丽转型,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专业艺术创作。他说:“这是我学书道路上收获最大的一年,让我倍加珍惜。”他创作的作品日益精进,至今日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在全国性的大展中入展或获奖达十余次之多,为书坛传奇。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书法艺术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受到了挑战。受大环境的影响,或是价值取向的偏颇,或是急功近利,或是人心浮躁,不学甚至抛弃传统,过度张扬个性,刻意变形,荒诞夸张,使书法艺术像荒野的狐狸难控踪迹,像深山的猕猴不知所向,再加上电脑的普及,书法实用功能的消退,形成了一股败坏书法艺术的流行书风。宋红正先生不盲从,不跟风,以强劲的创作实力和真挚的情感,用朴拙的笔墨来表现心灵的秀美。

       他的魏碑,或结体宽博,气魄雄伟,或结构严谨,沉着劲重,或棱角分明,方峻雄强,或用笔方劲,雄健挺拔,或纵横倚斜,错落有致,或俊秀虬健,格调高古,或清劲超逸,骨肉洞达,血肉丰美,富有生机,既有魏碑整体的雄浑与大气,又兼具其气韵上的通融与畅达,独标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他的楷书,功力非常,气势恢宏,既有魏碑笔意,又兼具隶书的古朴典雅与淳厚,或遗貌取神,或形神皆备,沉重安详,外柔内刚,用笔刚劲峻拔,结体开朗爽健,笔画方润整齐和谐,大楷紧密无间,小楷宽绰有余,如秋雁排空。小楷运笔圆润、隽秀、挺拔、整齐;大楷雄壮、厚重,点画生动,灵活多变而又协调一致,如串串珍珠,光彩夺目。

       他的草书源自二王、孙过庭书谱和王羲之的十七帖,从整体上看气势宏大,撼人心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豁达潇洒,真诚率意,个性张扬而不失蕴藉,线条随意流走,纵情恣意而不爆烈失控,从不求字形的刻意变化与章法的大起大落,落笔成形,顺势成章,气贯势连,一挥而就,酣畅淋漓,将章法、结体、用笔、墨法融为一体,独抒性灵,纵情驰怀,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况且,无论哪种书体,何等环境,宋红正先生都可站立挥毫,潇洒运笔,从容自然,一气呵成,静中挥毫可出佳作,闹中泼墨能成精品,酒后急就落笔绝妙。他凭着自己的功力与毅力,凭着自己的悟性与灵气,凭着自己多年来对书法艺术的痴迷与求索,将丰富的人生阅历,堂正的情怀,高远的艺术境界融入心胸,流泻笔端,自然天成。

       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底蕴深厚的宋红正先生,在继承与求变的探索中再多一份悠闲,多一份浪漫,经过一番潜心历练,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光耀书坛,应该不只是一个梦想。
       我们期待着!

2014年11月2日于古城濮阳


















 
 心动,行动   

——我看宋红正及其书法

傅德锋

        河南伊川宋红正先生是一个对书法用情、用心和用功都很深的人。  

        2013年7月底,他远道而来,在张掖参加由我主持的“大美张掖首届全国知名书法家作品展”。在其下榻的宾馆,我们见面,做了一番交流。其人朴实坦诚,丝毫没有外界对河南人特有的那种不好的感觉。他不仅勤奋好学,而且谦虚低调,言语之中透出他对书法的那种浓浓的挚爱和深情。在第二天下午的“张掖书法论坛”上,我特意安排他讲话,让他给大家谈谈他对书法的感受和学习创作的心得体会,他当时讲得很投入,到了动情处,居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声音哽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此情此景,令人感动。  

       他说“也不知什么原因让我鬼使神差的爱上了它,让我为其苦,为其累,为其澎湃,为其迷茫,为其兴奋,为其神伤,为其痴迷,为其癫狂,放不开,弃不下。我用真诚和激情去抒发情感,拿宣纸和毛笔表现思想,在一片自由的世界里徘徊、挣扎、痛苦、思索、探求、发现……”这正是他对书法“心动”的真实体现。  

       心动了,就马上付诸行动。不仅在学生时期从一开始的涂鸦到慢慢走上比较正规的书法学习,后来走上社会,居然为了书法,辞去工作,辞别亲人只身前往中国书法院进修学习。结束学业后,留在了北京,依然从事自己为之心动的书法,因为首都有相对比较好的艺术氛围和学习的便利,这对好学上进的他来说,无疑是如鱼得水。  

       宋红正学习书法,是循序渐进、全面铺开式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初条件所限,没有名师指点,进步缓慢。仅凭着自己的兴趣,对历代各种碑帖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临摹学习。而不是一开始就有很明确的主攻方向,具备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后来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和名师的点拨,他终于开窍,懂得集中一点和几点进行重点突破。  

       他开始放弃那种拉网式的学习方法,重点放在了对几种碑帖的临摹学习上。以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尽可能通过一种碑帖的深入研磨,就能过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艺术元素,然后应用于自己的创作。  

       从他目前所展示的作品来看,书体多样而格调不俗。这是他“取法乎上”而能勤学苦练的结果。小楷、魏楷、行草、隶书基本上都是他的长项,小楷以魏晋为法,得高古空灵之气。魏碑以《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爨龙颜碑》和其它墓志为法,所作空灵自然,不拘一格。尽管有些字在结体和用笔上还有一些未尽人意之处,但总体感觉是好的,想必经过今后的努力和调整,将会有新的进境。行草书广学二王、黄庭坚、米芾、王铎,所作开张大气,流畅自然。隶书以《张迁碑》《石门颂》等为主,所作拙朴灵动,气息古雅。一个人能够同时对多种书体具备较好的把握和表现能力,达到一个较高的艺术层次,实属不易。他的作品能够不断在全国性展览上入选获奖,是社会对他长期付出的一个回报。  

       从总体上来看,宋红正已经具备了相对比较深厚的传统基础,而且通过这些年的出外学习交流,在创作理念上也有很大的改变,作品在注重形式感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思想性的提炼,这是一个好的苗头。  

       其实,学习书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途必然要经受很多迷惘和困惑,甚至还有遭受失败和挫折的痛苦。真正的有志者,是不会被这些所压倒和摧垮的。但学习书法的路途中也有很多快乐和获得阶段性成功的喜悦,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就会迎来一片光明。  

        宋红正凭着他对书法的挚爱,凭着心动之后的实际行动,一步一个脚印,用手中的毛笔描绘着自己未来生活的蓝图,用坚定的信念捍卫者自己的精神家园。也许他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对他来说,只是他走向成功关键性的第一步,尽管这一步迈出得如此艰辛,但只要迈出去了,成功就已经在远方向他招手。  

        我祝福他,并期待他的未来呈现出更多的精彩。

        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醉墨先生于古风堂北窗下

        (作者傅德锋系书法家、艺术评论家、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全国各大权威书画报刊专栏作家、数十家书法网站论坛总版主、学术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