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和故事档案:流浪的歌谣

来源:
艺网资讯
发布时间:
2022-12-11 09:21:57
分享至:

摘要:李二和故事档案:流浪的歌谣

—— 一个建筑小工来到贾兰坡院士家中

梅僧 文子

      近40年来,我国海洋与丝路文化资深学者、海洋与丝路文化史学研究奠基人李二和先生的事迹持续引发中外逾千家媒体关注,在社会中产生广泛影响。2022年2月11日和11月11日,国家重点新闻网环京津新闻网、网易新闻等又先后播发和转载了记者采写的《李二和:36年“丝路”跋涉 ,一曲弥久醇香的“中国故事”》、《李二和故事档案:流浪的歌谣——丝路文化研究的奠基之旅“殷人东渡”之说缘起》纪实长文,作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再度引发社会各界热切关注,感动着无数人。人们以电话、书信和微信等不同方式向这位40年默默耕耘在“丝路”上的“孤独的流浪者”“远行人”,表达由衷的敬意和祝福。

      李二和走过的路,所经受的坎坷、孤独和艰辛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更加复杂、更加曲折,他如此痴迷地以生命追寻和探索漫漫丝路上的那些历史真相和扑朔迷离的故事,以一个思想家的独特视角、深度思考和解读生命,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追溯记忆、窖藏文明。既是一个诉说故事的人,也是一个深陷或缠绕在故事里的人;历史、现实,人类与自然以及思想者的多重折磨使他几乎每天都跋涉在生活的泥泞、艰难乃至精神的蹂躏和摧残中。其执着顽强、质朴纯净的人格精神以及对黑暗的洞彻和对世界的关怀悲悯与深刻解读,令世人所难以想象;他义无反顾地朝着梦想前行,忍辱负重,百折不挠,不改初心、不计屈苦、不畏艰辛。无论经历多少,经历了什么?俱已往矣!他和他的家人都悉数消化。几度面对逾百家媒体,他对过往只字不提;他不愿再使过去的苦难和哀痛无论对谁成为新的伤害,他对记者朋友们说:“40年前,我娘曾经告诫我,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一切,一定都要把它们忘记。他谨记母亲的教诲,进入城市的40多年,他就是这样做的。屡屡的曾经的艰辛、苦难和屈辱,岁月年轮里那一幕幕或清晰或散淡的遥远记忆,都已涅槃幻化成一曲曲美丽的歌谣,他反倒格外怀念和珍重”。

 641

      (2000年李二和在北部湾)

       家中大小事从不操办,不麻烦任何人

       李二和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智都投入在了艺术创作和中华海洋与丝路文明史学研究中,数十年如一日,他没有给国家和社会添过任何麻烦。作为体制内的一名干部和专业技术工作者,他没用过一次公车;没报过一次差旅费、医药费、课题费,甚至连申报奖项或各类荣誉都极少。他戏称自己是学界的野生动物,像狗一样忠于职守。为克服各种困难、压力和阻力,他和他的家庭都付出和承受了巨大的艰辛。

      父亲、母亲和岳母、岳父去世,他没有一次大操大办,没有惊动任何一个人,而是带领家人一曲音乐,几束鲜花,静静地把老人送走。

      他早晚陪伴母亲在广场上散步、跳舞近20年,影响了这个城市和社会上的太多人,成为广场和这座城市一道最美、最独特、最温馨的风景。

      儿子结婚,他没有告知任何亲朋好友,她和爱人和儿子、儿媳跟平时一样在家欢欢喜喜吃顿便饭。聊家史,说家风,追思伯父在抗日战争中怎样成为一名英雄和烈士;父亲怎样走上创作之路;母亲学文化、孝敬爷爷、奶奶和姥姥的美德故事;妻子默默支持、无微不至呵护他从事海洋与丝路文化史学研究数十载所付出的巨大艰辛;感恩朋友、知己和同道如何跟随他“远行”,投身丝路文化事业;解析一个普通人的社会价值、国家情怀和生命意义。

      孙子出世,他更没有摆宴席请客吃饭,和以往一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畅谈责任担当;交流风尚和教育;探讨父母怎样成为儿女和社会的楷模。

      40多年来,他没休过一次年假,没歇过一个周末、一个星期天;年逾五旬甚至还撑着瘦弱、带病的身子和极其繁重的《中华海洋与丝路文明文献集成》修订、编译、出版工程及许多重要编撰工作和社会事务,为防疫、创城在十字路口站岗值班,以至外出考察、开会实在没有办法时,不得不安排儿子来替他。

      40多年来,他每天都深夜入睡、凌晨起床处理文件和稿子,看不完的书,接待不完的客人,日无暇晷、旰食宵衣。以致爱人心疼,经常凌晨早起为他加餐、熬粥、送饭。

       讲故事的人,一直都在故事中

       李二和是一曲弥久淳香的“中国故事”、“生命故事”,一曲优美到几近极致的歌谣。为此,我们在征得李二和先生同意,也携带着众多媒体和众多新闻人的期待和关注乃至好奇,更承载着中外亿万读者和社会各界对他的钟爱和敬仰,在他简陋而极富深意的工作室与其促膝长谈,寻访关于他哪怕只言片语的故事。

      细心的读者朋友可曾还记得?他的那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

      “当途经或遇到我的爱的时候,请撑一枚月亮当伞。我的爱将放逐无数星系,鼓荡在生命与灵魂的原野,我织无敌美丽的方舟,摆渡罪恶的世界到彼岸。当途经或遇到我的爱的时候,请抓紧我的羽毛或衣衫,我策马牵星辰疾驶,趁春天还在手上,寄所有的善与美,到遍及无极,顺便把地狱之门关上,广播清明点亮所有黑暗”;“当途经或遇到我的爱的时候,请撑一枚月亮当伞,我浩瀚的智慧将照彻宇庙之光,破译所有的有和无,所有黑暗和无耻,呈现全部的秘密和真相,把永恒和无极编织成洁净的春天——”。(摘自李二和《心约》)。

      这不像一个作家或诗人的诗,而俨然一个禅师或思想者充满智慧的醒世文字。

      这或许是他生命的庄严承诺,是他心灵最浪漫的歌谣!

     (李二和作《孤独的远行》

      《与郑和相遇海上》台湾德威国际)

      李二和,无疑是一个拥有着博大情怀和浑身浓缩太多故事的人。

      他祖籍河北灵寿,自幼饱历衣不裹体、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几度失学务农、做清洁工,断断续续读过小学和中学;辗转在河道、水库、建筑、街道、植保站等工地当民工;7岁开始在母亲陪伴下油灯夜读,早晚打草、拾柴、下地耕作、半工半读;14岁开始发表诗歌、散文;17岁骑一辆17块钱买的自行车,奔波往返在多家建筑工地;无论是流浪的那些年还是之后的日子,他身上从来没有离开过书、纸、笔;一路疯狂读书、写作;靠艰难自学终于成长为一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和资深学者——56年孤独传奇,36年执着丝路跋涉与追寻。

      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穿越中华7000年,他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和古遗址、博物馆、档案馆乃至五花八门的资料渠道穿行,辗转跋涉、披阅古今,写下了约计200多万字的寻访笔记,出版300多万字文献专著,行程约50000公里,忍辱负重、历尽艰辛。多年来,他先后完成出版了填补国家空白的多卷本、多语种、文献性《中国水运史》、《海上七千年》、《与郑和相遇海上》、《和平大航海》等系列文献.包括多部戏剧作品《中国戏剧的根本出路》、《祖籍》、《灵光》、《远行》;其浓缩的一曲曲弥久醇香、可歌可泣的“中国故事”,与一个崛起的大时代不期而遇。

641 (1)

      (贾兰坡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人遗址”题)

      数十年来,他相遇和结识了百余位各界、各领域学者、院士、大师和许多重要或重量级人物;结识了无数平凡或不平凡的人;走过多少“八千里路云和月”?但真真的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几度放眼苍茫大海,大洋彼岸的拉文塔,日出国,印第安人,唐人街。几度凝眸江河湖泽、山川高原、大漠深处的漫漫丝路?寻访或拜谒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古城、迈森瓷窑、法兰西城堡、匈奴古遗址、欧洲华夏丝路的传播者栗特人、西突厥后裔奥斯曼人——还我航海真相!拳拳报国之心与日俱增。仰天长啸孤自奋,四望征途寂无声。然40年光阴未敢虚扔,却如岳飞《满江红·写怀》里说的那样微不足道。“不因清正声名远,但有英雄跋涉来”!倒是走过数万里之遥,磨炼了意志和风云人生。其智慧思想上的收获或比学术成就本身更多。哪一日、哪一程、哪一回,几乎都有一段辗转离奇或美轮美奂的故事。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为李二和题写书名)

       (李二和《中国水运史》新华出版社

       李二和《与郑和相遇海上》北京同心出版社)

       追寻价值和意义,成为生活和生命的方式

       李二和默默追寻民族价值、国家意义和生命意义,其成长沿途涌动和释放着巨大的精神力量。目前,除过去出版的系列文献之外,他又已经撰写完成了6部海洋与丝路文化文献。该系列专著仍以古代中国七千年水运、海洋和丝路文化中的重大史实为秩序框架,生动再现古代中国的丝路文明以及对欧亚文化圈、环太平洋文化圈、印度洋文化圈形成的重要影响。已被编入《中华海洋与丝路文明文献集成》系列工程,世界6大语种将同期翻译出版。作为我国和一带一路的第一套珍贵海洋与丝路文化文献蓝本,还将陆续以图书、宫馆、园林、教学、科研、影音、动漫、绘本、手工、产业、基金及其它系列文化艺术孵化项目和衍生品牌,多样化、多维度、立体式陆续呈现。

      李二和在漫长的创作和研究沿途,融入了丰富而独特的思考,钩沉、梳理了一系列重要人文概念,丰富和完善了许多具有深刻历史意味及独特文化内涵的重要概念,在社会中产生深刻影响。诸如“丝路文化”、“大陆”、“古道”、“窖藏”、“海洋文明”、“中国文化”、“日本文化”等,也使李二和和因他作品衍生的“远行部落”成为承载人类精神最丰富的文化品牌和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其“远行部落”、“丝路中华”、“古道文明”等一系列最能完美表达、呈现或诉说华夏7000年历史文明的史诗性、诗意化概念不仅紧贴国家“一带一路”,更形成一部可持续孵化和深度开掘的原创型文化智慧谱系。

       (李二和《海上七千年》新华出版社

       李二和《和平大航海》国家外文出版社)

       一家媒体是这样记述他的:

      “他像宇宙星汉迸射的一粒石子,一曲流浪的歌谣,一枚几近非人的逆流远行者,不知疲倦、不知痛苦、千回百转,总停不下奔腾的脚步;每天,都在经历坎坷和煎熬;每天,都在忍受艰辛和孤独;每天都在思想和追溯远行;在田间、在工地、在工棚,车间、街道、路途,风中,雨中、太阳和月亮底下、深夜和黎明;他用母亲给他捡回来的牛皮纸、布告纸和各种五花八门的零星废纸,记录、写作、冥想;每天都渴望有一盏油灯,灯花儿稍大一些;每天都渴望吃一顿饱饭,有一本书读,有一件囫囵衣裳,一间不漏雨的屋子;过安稳日子,上学念书,不再像囚徒一样仰望世界;不再像讨乞一样祈求温饱,像人一样活着。无数的日夜,无数的无奈,无数的坚韧。在最绝望的日子,他依然看书、写作、投稿、打工,“希望”每天都被他执拗地塞进街边的那个邮筒,渴望远方寄来的那一枚信封;渴望听到晌午开山的炮声,他会再一次、上百次、数百次、直至无休止地拼命朝那个邮筒奔跑,翻越十数里路,投稿子的信封象雪片、象子弹一样执着地飞到远方,飞往全国各地,飞出去飞回来,又飞出去。

       不堪回首,理却更乱的岁月;那一粒粒艰辛、漫长而又饱满、可堪可期的日子。”

641 (2)

       (36年间无数的公益性演讲和交流)

       一派狼藉的建筑工地,来了位鹤发童颜的史学老人

      1984年深秋,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辗转从山西太原乘火车来到北京,又转乘火车来到了李二和居住的这座小城。按照他们通信中描述的地址,老人竟自摸到了李二和所在的这家建筑工地。

当时,李二和正在尘埃四起、瓦砾遍布、一派狼藉的工地上干活,他在剧烈轰鸣的搅拌机周围忙前忙后。一会儿搬砖抗水泥,一会又用铁锨往搅拌机的翻斗里上沙石料。这时,有好几个工友冲他喊:“哎——李二和!快看那个老头儿?是找你吧?”李二和顺着工友们手指的方向看去,工友们却在窃笑。他们显然觉得:每天在这样一片肮脏不堪的工地上干活,与艰难和命运奋力抵抗的最底层人,与那个儒雅的老人断然是不会有半毛关系的。他们不过是和他开个玩笑。

       李二和蓬头垢面,浑身沾满了泥土,珍珠岩、草芥和沸腾翻卷的沙尘、树叶之类,满是汗渍和污泥的脸上,只露出一双疲倦而犹豫的眼睛;一身本来是淡蓝色的帆布工作服却早已看不清本来的颜色;水泥、污渍和衣服凝固在一起,脱下来会直挺挺戳在地上。他紧紧盯着站在篱栅外的这位耄耋老人,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就是去年他刚刚在北京结识的史学家房仲甫先生。房老的一双眼睛还在四处搜寻,李二和一时竟觉得木讷或愕然,嘴里不由自主地黙念道:“真是找我的!”他下意识拽着手中的铁锨,目不转睛朝眼前的这位老人走去。铁锨在他身后,任凭在突兀不平满是砖头和瓦砾的地上划过,发出一缕缕刺耳的吱吱啦啦的响声。

641 (3)

      (八十年代房仲甫学术报告)

       老人显然还没有认出眼前朝他走过来的这个脏兮兮的年轻人,正是他辗转千里要找的那个李二和。直到他弯腰钻出篱栅,用异样的声音喊了声:“房老!”房老才如梦方醒般认出了他。他手中还紧紧拎着那把铁锨,房老一把就把他搂住,两眼泪水禁不住流出来。他使劲儿抱抱他,不由分说地说:“跟我走吧!你是个才子,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在这里会把你毁掉的”!

李二和一头懵懂地任凭房老痛惜地喃喃自语,随后便鬼使神差跟随着这位老人离开了他忙碌三年并被两度解雇的工地。那时,他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应该跟谁打声招呼,那怕去结算一下工钱?就这样一身泥土跟着房老来到了三角地旁的火车站。

641 (4)

       (80年代初的廊坊火车站)

       要进候车室,房老回过头来叮嘱他:“跟紧我哦,可不敢丢了!”

       李二和说,时至今日他依然还清晰记得三角地街上悠远清冷的叫卖声:“哎——萝卜赛梨——!”风中摇曳的散乱旗幌?“冰糖葫芦——!”那个肩扛着草把,上面插满冰糖葫芦的小女孩儿和那个赤脚光背、蓬头污面在街头卖冰棍儿的稚弱少年?“哎!一根儿三分钱唻——!”头戴麦秸莛草帽,肩披羊肚布巾蹬洋车的车夫;那个丢了三寸布票边跑边问、焦急得满脸是汗水的大娘?老穆饭馆和王记茶摊?老站台上的老民警、老天桥、老站牌、老槐树?  

      东风商场和四季春菜市场?在蓝天与街衢上空倏然飘落,忽而又回旋缠绵的飞鸟与鸽群?还有更远处,秋风里那起伏涌动的芦苇荡?又大又圆的月亮升起来了,捉迷藏、捞蝌蚪的孩子们还不回来?娘在家还惦着呢!

       40年过去了,你们可都还好吗?!

       李二和紧紧跟在房仲甫身后,看着他蹀躞的脚步不时拖带着深秋的树叶,长衫的垂角有节奏地拍打着裤腿。他一只手抄在长衫里,另只手遮住阳光不往后看,仿佛带人去和他平分一件特别便宜的好事,坚信你会永远跟着。李二和如此紧撵着他进了候车室,就见房仲甫抖抖索索地从窗口取出两张火车票并反手递给他一张。然后,他们进站台、上天桥、下天桥,坐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

641 (5)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廊坊三角地和火车站候车室)

       一个建筑小工,来到贾兰坡院士家中

       他们来到了北京火车站,为了节省两个票钱,便步行一直到西城西直门外大街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附近的一栋住宅楼。

      大约到了三楼,房老抬手敲门,回头打量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浑身泥土的李二和,抬起的手却又停了下来。几分无奈、几分犹豫,他回头问李二和:“知道要见谁吗?”李二和摇了摇头。房老一字一顿地告诉他:“贾兰坡!”李二和闻此,立刻有一些紧张或尴尬,预言却又止。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子,一双还沾满了泥巴的手,两眼无助地望着房老。房老看着他的神态,眼角里似有些潮湿。遂有些心疼地摸了摸他的头,然后举手轻轻敲门。

       门被打开,李二和一眼认出了贾兰坡。

       记得他还在上初中时,在县文化馆里就曾先后借到过几本贾兰坡的书,《中国猿人及其文化》、《周口店“北京人之家”》和《贾兰坡谈北京猿人》等,他被书中描写的“北京人”的生活图景所迷住,对周口店、山顶洞、丁村遗址、半坡遗址、三星堆遗址发生了浓厚兴趣,知道了什么是考古、发掘和“树轮定年”,知道了“地层划分”、“碳十四”、 “古地磁”。在以后的流浪生活中,他又先后在图书馆借到了贾兰坡的书,如《北京人》、《中国历史的童年》等。那时候,他并不知道贾兰坡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更不知道“院士”到底是何等头衔,有多重要,他只知道贾兰坡这个人非常厉害。从那时起,历史和文化在他的心田里,竟播下了深深的种子。

      (贾兰坡《中国猿人及其文化》中华书局

      《贾兰坡谈北京猿人》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

      贾老打开了门却一脸愕然,他看看房老,再上下打量这位“土”的“浑身掉渣”的年轻人,房老躬身赶紧向贾老解释:“贾老不好意思,这是李二和。是我从工地上直接把他带来的!”贾老闻此,恍然梦醒,赶紧伸出手一把把李二和拉进屋,但一时却不知所措。还是房老征询地提醒贾老说:“贾老,先让他洗个澡吧?”贾老赶紧应着:“是是是!小李,快跟我来!”随后拉着李二和的手走进卫生间,帮他打开水、脱衣服。房老见状一面急得在屋子里踱步,一面冲贾老嚷嚷:“哎呀贾老啊,您让他自己脱嘛!”

      贾老一面嘻嘻笑着,一面安排好李二和洗澡,自己却立刻又跑到卧室翻箱倒柜,原来是给李二和找一身干净衣裳。房老感激而诚惶诚恐地看着贾老里里外外地忙活,直到李二和洗完澡换好衣服,贾老和房老才坐下来谈事。

641 (6)

      (贾兰坡院士在工作)

       他们谈话的大意是: 1761年,法国一个叫德·歧尼的汉学家,以《美洲海岸中国人航迹之寻究》为题,给法国文史学院作了场报告。根据他在中国史书上的发现,中国有个叫彗深的和尚,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1000年前就已经到达了美洲。所以,最先发现美洲的并不是哥伦布,而是古代的中国人。

       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揭开“殷人航海之谜”研究的序幕

       李二和一面有一句没一句听着贾老和房老交流关于印第安人和“殷人东渡”的话题,一面却禁不住偷偷环顾贾老的家,见他的每间屋子里,地上和墙上到处都是骷髅、骨片、骨架或化石之类的稀奇物件,骤然就觉得有点阴森恐怖。房老见李二和有些惊骇的样子,遂中断和贾老的谈话向他介绍说:“二和啊我来告诉你,贾老是世界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是一位没有上过大学,却登上了人类最高科学殿堂最顶端的传奇式科学家。”房老颇为自豪,操着蹩脚的普通话和半浓重的山西老西儿口音,慢条斯理、一板一眼地接着对李二和说:“北京周口店遗址知道吧?周口店遗址的多个地点,都是由贾老和裴文中教授主持发掘的;1950年以后,贾老又先后主持参加了一系列著名古人类、古文化遗址的发掘。最主要的就是北京人和山西峙峪人”。房老如数家珍,就像历数他自己所做过的事情。

641 (7)

       (年轻时期的贾兰坡在考古现场)

       贾兰坡笑了,不无感慨地摇了摇头补充说:“尤其这些个北京人标本化石,就像我的孩子,我对它们的感情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这些年来,我一直被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折磨,这辈子最大心愿,就是能把它们找回来!”贾老叹了口气。

       房老连连摇头又点头,欲言又止,自是感慨良多。

       贾老打开了桌子下面的抽屉,从里面小心翼翼抻出两枚长长的信封,随后取出一小块儿石头标本。这便是世界学界几乎人尽皆知的“中国殷人先于哥伦布航达美洲的新物证”——美洲墨西哥湾出土的古代中国的石锚标本。是美国圣地亚哥大学考古学家詹姆斯·莫里亚蒂博士1979年4月和1980年8月先后两次寄给贾兰坡院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