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

来源:
艺网资讯
发布时间:
2022-09-15 17:06:13
分享至: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

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
作者:赵兴坤  
       易州大地古有灵秀之区,其“山势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迄下山岗无数,如手之有指,每两岗间平坦开拓处,诸陵在焉……”(清·孙鼎烈《永宁山扈从纪程》),它就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易县城西永宁山南麓,自1730年至1915年的185年间,陆续营建起了以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3座妃园寝、2座亲王园寝、1座公主园寝、1座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为核心,寺庙、行宫、营房等建筑为附属,单体建筑多达432座,兆域涵盖800平方公里的庞大陵园。长眠着4位皇帝(雍正、嘉庆、道光、光绪)、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亲王、2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它是我国距今年代最近,保存最完整,建筑门类最齐全,历史原真性最突出的清代皇家陵墓群。在这里史与今对话,山与水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实例见证。
地臻全美的泰陵
      泰陵是清雍正皇帝的山陵,是清西陵中建设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葬雍正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泰陵的营建奠定了后世东、西两大陵区并立的格局。
        雍正帝另辟西陵陵区,非议颇多:一说雍正改诏篡位,葬于康熙景陵旁心虚不安;二说清世宗好大喜功,居功自傲,另辟陵区为突出自己。其实这与史实并不相符。据《工科史书》记载,雍正在传谕废掉九风朝阳山陵址时曾明言:“此地近依孝陵、景陵,与朕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舆之人再加相度,以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末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于是再派和硕怡亲王允祥和福建总督高其倬另选陵址,终在雍正七年于易州择得上吉之壤,风水说帖中言:“(天平峪)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山脉水法条理详明,形势理气诸吉咸备,洵为上吉之壤。”雍正览奏后又谕:“但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且与古帝制典礼有无未合之处,著大学士九卿详悉会议具奏。”大学士和九卿查阅史料,列举禹、汉、唐等朝帝王远离祖先另辟陵区的事实后覆奏:“今泰宁山天平峪万年吉地,虽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易州及遵化州地界与京师密迩,同居畿辅,并列神州,其地实未遥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西陵档案——《大学士九卿臣马尔赛等谨奏为遵旨谨议事》)。于是,雍正帝采纳大臣的建议,最终将皇陵建于易州。泰陵兴工于雍正八年(1730年),完工于乾隆元年(1736年)。其坐北朝南,背靠永宁山,占地8.47公顷。在长达5华里的神道上错落有致的分布五孔拱桥、石牌坊三座等74座单体建筑,所有祭祀礼仪设施一应俱全,虽历经三个世纪的风雨剥蚀,气势依然如故。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崩于圆明园,年58岁。乾隆二年三月初二日葬泰陵。“世宗暴亡”为清代八大疑案之一。
中规中矩的昌陵
        昌陵为嘉庆皇帝和孝淑睿皇后(道光帝生母)合葬陵。昌陵陵址并非嘉庆帝亲选而是太上皇赐予。1796年元旦,乾隆遵照自己先前许下的诺言,在做满60年的皇帝后,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嘉庆帝,但退位仍训政。并在嘉庆元年(1796年)下旨将先前自己西陵的吉地赐给儿皇帝嘉庆建寿宫。昌陵于嘉庆四年(1799年)兴工,嘉庆八年陵工告竣。
        整个昌陵依“外照泰陵,内照裕陵”而建。整体外观辉煌壮丽,与泰陵比肩。且隆恩殿、宝顶规模超越泰陵,更加巍峨。
        昌陵隆恩殿地板摒弃以往皇陵铺墁金砖的传统做法,改用采自河南,见方62厘米的紫花石(又叫豆瓣石、花斑石)墁地,该石质地坚韧,图案色彩丰富,色泽鲜艳,高贵奢华。近看红、紫、绿、黄,五颜六色相间相衬,华丽而不妖艳,远观多彩的图案像春花竞艳,草木峥嵘,又如竹笋拔地而出,似春蚕生动活泼,若绣球富贵荣华,同白云朵朵簇拥,如豆瓣儒雅秀美,阳光照射下,如宝石五彩纷呈,愈衬隆恩殿之富丽堂皇。
        昌陵宝顶封土下掩埋的是一座佛雕艺术的宝库。据现存样式雷图档可知,昌陵地宫完全仿照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宫而建,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满雕经文佛像,俨然一座精美的地下佛堂,佛国的世界。
外简内奢的慕陵
         慕陵位于龙泉峪,葬有道光皇帝及其孝穆、孝慎、孝全三位皇后。
        慕陵建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间,占地45.6亩,单体建筑27座。规模虽小,但却别具一格,外简而内奢,是耗费奢靡的典型代表。
        道光陵因“地宫渗水案”由东陵宝华峪改建于西陵龙泉峪,道光十二年破土兴工,道光十五年工程告竣。慕陵在改建中充分吸取地宫渗水的教训,选择了高平之地。并遵循“总以地臻全美为重,不在宫殿壮丽,以侈观瞻”的理念,并依据地势的特点,对陵寝规制再次进行了革新,裁撤了大碑楼、石像生、明楼等诸多建筑。道光帝认为,东陵宝华峪陵寝地宫浸水,是群龙钻穴,龙口吐水所致。于是在慕陵隆恩殿及东、西配殿中用金丝楠木雕做大量的木龙,请龙上天,布满天花藻井,从而形成了「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奇特景观。不仅如此,还在梁枋、雀替,亦雕做众多游龙和蟠龙。满堂雕龙张口鼓腮,喷云吐雾。殿门一开,幽香扑面,沁人心脾。
        慕陵三大殿(隆恩殿、东、西配殿)采用楠木成造、陵寝围墙采用的磨砖对缝干摆灌浆、琉璃门改做石牌坊等一系列做法,加大了工程难度及耗费,加之两建一拆的经历,道光两次建陵耗白银440万两,为清陵耗费之冠。“慕陵”陵名本应由嗣皇咸丰命名,但道光帝越俎代庖,生前留旨默定,为有清特例。
简约时尚的崇陵
        崇陵位于清西陵金龙峪,是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和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的合葬墓。是中国封建王朝皇陵之绝唱。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无嗣而终,慈禧太后为便于垂帘听政,特指定醇亲王奕譞次子载湉继皇帝位。1875年改年号为光绪。
        光绪帝在位期间,不甘作亡国之君,在维新派人士推动下,进行了戊戌变法。因变法触动了上层官僚集团的利益,最终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壮年光绪帝在瀛台涵元殿崩世,终年38岁。
        1912年2月12日宣统退位之时,崇陵尚未完工。根据民国政府清室优待协议甲项第五款,崇陵由民国政府出资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1915年崇陵工程告竣。
        崇陵经清末和民国两期建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隆恩殿木料采用质地坚硬的铜藻、铁藻且梁架之间增加了隔架料,既能托顶,亦使殿内愈加美观;陵内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建筑地基使用水泥等等。崇陵在西学东渐影响下诸多近代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的综合运用,无疑使其成为了当时时尚建筑的典范。
        除上述4座皇帝陵外,各帝陵的后、妃陵寝亦各具特色。如昌西陵有清陵独一无二的回音壁、回音石;慕东陵陵内院中院;崇妃园寝夜盗珍妃墓的离奇故事等等。其中,泰东陵无疑是其最杰出的代表。
 “甄嬛”福地—泰东陵
        泰东陵是清宫影视剧《甄嬛传》中熹妃(甄嬛)人物原型——孝圣宪皇后的皇陵。清西陵3座皇后陵规模之最,占地56亩,为清代最标准的皇后陵。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子时生弘历(乾隆帝)。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熹妃。雍正八年(1730年)钮晋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乾隆帝继位尊封为崇庆皇太后。乾隆侍母至孝,以天下养母42年,孝圣享尽了人间的福禄寿,是名副其实的有福之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二十三日,86岁的钮祜禄氏溘然长逝。同年四月二十五日辰时葬入泰东陵地宫,时至今日这位母凭子贵的人生赢家,有福之人,仍安祥的长眠在泰东陵万年吉地的佛国世界之中。
        泰东陵开后陵隆恩殿月台上设铜鹿、铜鹤;东暖阁建佛楼;地宫内雕刻经文佛像三个首创。尤其是隆恩殿内东暖阁所绘的贴金万福流云图,更是罕见艺术珍品。
        总之,清西陵以它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艺术、旅游等综合价值。于1961年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荣膺国家5A级景区。